1、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反光膜驱蚜,设黄板诱蚜及白粉虱,加盖遮阳网、防虫网,杜绝外界害虫进入。
2、生物防治:
(1)、在番茄平均每株有白粉虱0.5—1头时,释放丽蚜小蜂2800头/亩,每7—10天一次,共2次。
(2)、早、晚疫病:出现中心病株时用1.5%多抗霉素300倍液进行防治。
(3)、灰霉病:除沾花时预防外,应在浇催果水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可用2%武夷菌素(BO—10)水剂1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
(4)、蚜虫及白粉虱:可设防虫网防治蚜虫及白粉虱。在通风口处用尼龙网纱罩住,涂上黄漆和机油,挂在行间高出植株顶部,每亩30-40块,7—10天重涂一次机油和黄漆,防治效果达80-90%。
1、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和昆虫来防治番茄病虫害,可以减少污染,生产出有益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健康的绿色食品。
2、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诱杀蚜虫和白粉虱,利用银灰色避蚜等,在番茄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还可以通过高温闷棚及高温消毒土壤的方法来杀死病原菌、虫卵等;温汤浸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一、 生态防治:重点调整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适合番茄生长而不适合病虫害发展的棚室条件。
二、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反光膜驱蚜,设黄板诱蚜及白粉虱,加盖遮阳网,防治虫网,杜绝外界虫害进入。
三、 生物防治:在温室番茄平均每株有白粉虱 0.5-1头时,释放丽蚜小蜂2800头/亩,每7- 10天1次,共2次。
四、药剂防治:在关键期用药防治,先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全生育期防治次数不超过两次,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下一篇: 蚕易生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