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大青叶育苗时要点是什么? 其他经作

大青叶育苗时要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大青叶是深根植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进行种植。每亩施圈肥3500~4000kg,捣细,均匀地撒入地内。深翻30cm左右,耙细整平,做1m宽平畦或1.5~2m高畦(南方地区)。地干时先灌水浇透,待水渗下,表土稍干松时再播种。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春播在“清明”前后为宜,最迟不可过“谷雨”。长江以南可在麦收后夏播,夏播于“芒种”前后。收下新种子后即可播种。在整好的畦田内,按行距20cm条播,开1.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耧平,稍加镇压,立即浇水,一般7~10天出苗。刨收板蓝根为主,适当稀植,株行距25cm。夏播宜早,收获宜迟。每亩用种量1~2kg。

  3.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播种后保持土地湿润,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浅锄,防止压伤幼苗,定苗后松土除草,经常保持疏松,地内无杂草。

  (2)间苗定苗:幼苗出土后拔去过密的弱苗,苗高6cm左右,按株距6~iOcm定苗。间苗时去弱留强,如缺苗则及时移栽补齐。

  (3)追肥浇水:以收大青叶为主的;一般春播收叶3~4次,夏播收2~3次。一年要追肥3次。第一次追肥在定苗后,每亩用尿素1O~13kg,在行间开浅沟施入,地旱时浇水。第二、三次,都在收过叶子后立即追肥,每次可用圈肥并适当配合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壮旺。以收板蓝根为主的,生长旺期不割叶子,少追氮肥,适当施圈肥及草木灰。促使根部生长粗大,产根量高。根、叶兼收时,生长旺盛期割一次叶子,秋后收根。

  (4)防治病虫害

  1)霜霉病:为害叶部,在叶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无明显病斑,严重时使叶枯黄。

  防治方法:采取农业综合防治,夏季防涝,地内不可积水;注意通风透风;及时处理病残株,减少病菌传播;发病前用1:1:200~3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隔一周一次,连续2~3次。

  2)菌核病:危害茎、叶、角果。以茎部受害最重。基部叶子首先发病,病斑初呈水渍状,后为青褐色,最后叶子腐烂,仅剩叶脉。受害部位布满白色菌丝,皮层软腐,最后茎秆碎裂成乱麻状。茎中空,生有黑色不规则的菌核。留种田受害重,4月下旬到5月是发病盛期,此时若阴雨连绵,田间湿度大,则病害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开沟排水,降低田问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喷雾。

  3)菜粉蝶:属粉蝶科,幼虫危害叶片成孔洞、缺刻,重者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在幼虫三龄前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

  4)菜青虫:为害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成网状。防治方法:幼虫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用2.5%鱼藤精乳油500~800液喷杀。

  5)蚜虫:一般5~7月为害,防治方法参见其他品种。

  4.选育良种牧刨时选根粗壮、无病害植株,切割根上部芽头长15~20cm,种植在育苗地里,待翌年春天开花结籽,作为大田栽种的种子。

  【收获加工】以收大青叶为主的,春播种后水、肥管理立即跟上,一年可割取3~4次。生长旺盛时第一次在“芒种”前后,割头茬叶子。第二次在“立秋”前。第三次在“处暑”到“白露”间。最后一次在“霜降”前。收根一般不割叶或少割叶。割取叶子时选晴天收割,立即晒干,色绿,质量好。如遇阴雨应烘干,否则发霉变黑,降低质量。干后即可供药用。每5~6kg鲜叶,可加工1kg干货。

  以身干、暗灰绿色、无杂质霉变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