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浮游植物对鱼类和水环境有什么作用与影响,如何调节? 其他水产

浮游植物对鱼类和水环境有什么作用与影响,如何调节?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浮游植物是鲢鱼的天然饵料,一般隐藻、甲藻、硅藻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次是绿藻、裸藻、金藻、黄藻等,而蓝藻较差,但蓝藻中少数种类如螺旋鱼腥藻和拟鱼腥藻的蛋白质含量高,鱼类也易于消化。浮游植物中有些种类还易引起鱼病,如大多数蓝藻水华及湖靛,小三毛金藻优势所形成的水质具有毒性,卵甲藻引起鱼类卵甲藻病(打粉病)。绿藻优势在强烈阳光下,光合作用强,形成水体氧过饱和,引起孵化的卵、苗和下塘不久的幼苗得气泡病大量死亡;丝状绿藻优势不但鱼类难以利用,使水质变瘦,还影响鱼类苗种活动而降低成活率。

2、调节浮游植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合理施肥、投饵(间接肥效),其次是加、冲、换水和辅助适当的药物(硫酸铜、生石灰等)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使用化肥,易于培植绿藻;使用硫酸铜杀灭蓝绿藻,应防止此后数天内泛塘;使用生石灰时,应注意水质PH值变化。总之,通过人工调节,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直观程度。这种最好或较好的水质生物学指标应是浮游植物量为20—100毫克/升;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