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玉米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农业防治

生产上应以种植抗耐病性强的品种为主,如中科11、鲁单981等,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亲本中含有唐四平头血缘的玉米品种易感病,如沈单16号、陕单911、豫玉26等。田间病害发生较重时,切忌秸秆还田或用病残体沤肥,对病残体要进行深埋处理。用病残体沤制的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同时,重病田可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逐年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不要随意加大栽培密度,以提高田间通透性。种植玉米前,应尽可能地多施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要大力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旱播可使玉米在苗期得到锻炼,根多、根深、苗壮。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钾肥。在玉米4-5片叶时,及时追施苗肥,施氮、磷、钾复合肥150-225千克/公顷,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在合理追肥的同时,适时浇水,并及时中耕除草。玉米苗期要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及时中耕锄草,使玉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严重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水多,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涝。并及时中耕放墒,降低田间湿度,改良田间小气候。


2.化学防治

在玉米4-5片叶时,若种植的品种不抗病,属感病品种,且此时温度高,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光照时间短,适宜于病害发生,应及早预防。药剂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叶面喷洒,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在玉米褐斑病发病初期及时用上述药剂进行叶面喷洒,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喷洒药剂时可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尿素、双效活力素或其他叶面肥,补充玉米营养,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喷洒药剂时,可结合气候条件,连喷2-3次,间隔7天左右。喷药后6小时内遇降雨应重喷。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可用药1.5千克/公顷对水750千克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