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前科学复剪
花芽多的树要进行花前复剪。发芽期花芽比叶芽先膨大,当能明显区分花芽和叶芽时即可开始复剪。一般说来,初入结果期的树按4~5:1的比例留花,即4~5个叶芽留1个花芽。盛果期的树花芽占30%,即3:1。复剪时应先去掉梢头的及发育不好的弱花芽,然后再去掉多余的短枝花芽,一般掌握20厘米左右留1个花芽,根据“按树定产,分枝负担”的原则,掌握壮枝多留,大枝多留,下部内膛多留,上部、外围少留,花多时还可将中、长果枝的花芽剪掉,使其变成预备枝,达到以花换花的目的。
2、果园适时放蜂
花期果园放蜂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且可节约人工。蜜蜂有就近采蜜的习性,一般采蜜的半径距离在200米左右。因此,蜂箱放置不宜太分散,可每100亩左右设1个放蜂组,每组4~6箱蜂。
3、注意疏花疏果
花量大和处于大年的树需要疏花。疏花要从花序分离期开始,先疏花序,以梢端花序和叶片少的弱花序为主,若一个枝条花序过多时可隔1疏1或隔2疏1。然后进行疏蕾(或花朵)。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20天完成疏果,一般按间距25-30厘米留1个果,疏果时注意留中心花坐的果,其余边花果疏掉。疏病虫果、畸形果,留下垂果、果形端正果、长圆形果。花少树或花分布不均匀时,壮枝花序可留双果。通过疏果,确保果树合理负载,依据产量标准,按树龄、树势等情况,确定单株留果个数。
4、防止落花落果
生产上出现过度的落花落果,往往是综合因子影响的结果,应分析其中的主导因子,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有助于减轻落花落果。花期喷0.3%的硼砂加0.3%的尿素,能提高坐果率。
一、病虫害防治最关键
早春是苹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首先要刮除树皮腐烂病斑、轮纹病斑及老翘皮,清扫果园,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虫口密度,然后涂伤口保护剂。在萌芽前及修剪后全园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腐烂病严重的果园,可喷1遍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
二、花前及时复剪是重点
花前复剪,是纠正冬剪失误及弥补因气候、机械损伤等破坏原来冬剪树形的有效措施。该措施可以调整花芽、叶芽的比例,协调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对刚结果的幼树,应尽量多保留花芽结果以缓和营养生长;对盛果期的小年树,也要多保留花芽,以获得一定的产量;对盛果期大年树,应按花芽、叶芽比例为1:3~1:2的比例,严格控制花芽留量。各骨干树、枝组势力不均衡的可通过保留花量的不同来调整,强壮的宜多留花,弱的少留花。需注意的是,苹果花期常遇低温、大风及晚霜危害,影响正常授粉坐果,应适当多留花芽,待坐果后再疏果。
三、管好肥水是保证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追施化肥,以满足果树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追肥的数量可因土壤、树势、树龄、产量而定,一般在肥沃土质上的壮幼树不追肥,瘠薄土质上的弱幼树可少量追肥。初结果树每株追施硫酸铵0.5~1千克或腐熟的人粪尿25~30千克。盛果期果树,每株追施硫酸铵1.5~2.0千克或腐熟人粪尿50~100千克,如有条件应补施磷钾肥,每株施过磷酸钙2.5~5.0千克、草木灰5~10千克。这样,不但可提高产量,还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树势。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追肥进行浇水。由于此时温度尚低,灌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发育。对年前未灌封冻水的果园,应及时浇水,以利果树发芽、开花和坐果。
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追施化肥,以满足果树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追肥的数量可因土壤、树势、树龄、产量而定,一般在肥沃土质上的壮幼树不追肥,瘠薄土质上的弱幼树可少量追肥。初结果树每株追施硫酸铵
0.5~1千克或腐熟的人粪尿25~30千克。盛果期果树,每株追施硫酸铵1.5~2.0千克或腐熟人粪尿50~100千克,如有条件应补施磷钾肥,每株施过磷酸钙2.5~5.0千克、草木灰5~10千克。这样,不但可提高产量,还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树势。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追肥进行浇水。由于此时温度尚低,灌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发育。对年前未灌封冻水的果园,应及时浇水,以利果树发芽、开花和坐果。
上一篇: 水稻收获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