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蚜虫对抽雄期玉米有何危害? 玉米

蚜虫对抽雄期玉米有何危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蚜虫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引起片叶变黄或发红,使玉米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玉米蚜虫群集于心叶、穗苞或雄花为害,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玉米抽雄至灌浆期受害最重.

蚜虫是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在玉米抽雄前,一直群集于心叶里繁殖为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雌穗上繁殖为害。玉米蚜虫可为害玉米、小麦、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病毒。

1、危害特点:玉米扬花期是玉米蚜虫繁殖为害的最有利时期,故防治适期应在玉米抽雄前。随着玉米雄穗逐渐抽出,大量成、若蚜集中于雄穗苞内,有的单穗有蚜几百头至上千头,蚜量多时成堆,布满各个分枝,称为“黑穗”,严重时,自果穗以上所有叶片、叶鞘及果穗苞内、外,遍布蚜虫。危害叶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5—40%左右。

2、防治建议:

(1)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玉米蚜虫的孳生基地。

(2)玉米喇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防治玉米螟。也可用10%氯氰菊酯,每亩30毫升兑水20千克进行喷雾,既防治玉米螟也防治玉米蚜虫。

(3)抽雄期为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在玉米抽雄初期,用3%啶虫咪或10%吡虫啉,每亩15—20克,对水50公斤喷雾。

玉米蚜虫又叫玉米蜜虫、腻虫等,是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玉米抽雄开花授粉期会使雄花败坏授粉不良,形成不孕果穗;同时刺吸汁液使玉米早衰,其排泄物附着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并且可传播玉米病毒病,造成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