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请教茄子再生栽培的技术要点? 茄子

请教茄子再生栽培的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适宜于再生栽培的品种

茄子再生栽培,应选用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耐寒、抗病和商品性好的中晚熟品种。如紫阳长茄、济农长茄1号等。

2、茄子再生栽培的形式

茄子再生栽培按再生枝在植株上的高低位置不同,分为中部再生和下部再生两种形式。

(1)中部再生。在植株的中部选留再生枝,再生枝的位置比较靠上,生长势较强,发棵早,生长快,同时,再生枝上的花蕾质量比较好,结果早,坐果率较高。另外,植株上部的光照条件比较好,有利于果实生长,果实品质比较优良。如果是进行短时间的再生栽培,应选择该种再生形式。

(2)下部再生。在植株的下部选留再生棱,一般是从门茄下的主茎上速留再生枝。下部再生枝栽培空间比较大,栽培时间较长,易于获得高产。如果是通过再生技术进行加茬栽培时,则应选择下部再生形式。

3、茄子再生栽培的技术要点

再生栽培技术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剪枝和剪枝后加强肥水供应等措施,促使已趋于衰弱的植株发生新壮芽,生成新侧枝,重新形成旺盛的植株,并再次出现结果盛期。

(1)修剪时间。温室茄子连年高产栽培的适宜再生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每年剪枝1次。一般春季生产结束后,不再留果,也不再整枝,对植株进行修养,复壮。

(2)剪枝方法。剪枝时,从主干距离地面15--20厘米位置处,将上部枝条剪掉。将剪下的枝条连同杂草等清理出温室后追肥浇水,促发新枝、但必须注意剪口下留足2--3个已萌发的嫩芽。如果下部暂时无萌发的嫩芽,应分两次剪枝,先从对茄处以上10厘米剪枝,待下部发出芽后,再进行第二次剪枝,否则,部分植株会因无法吸收和输送养分而干死。

(3)中耕松土,培土施肥。植株修剪后,为促其加快发生新芽,生长新侧枝,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先撤去上年的旧地摸,用锄头将栽培垄两侧和中间充分翻松1次,然后,每亩在垄中间暗沟内埋施优质农家肥3立方米,尿素20--3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然后培土,培20厘米高的栽培垄,并浇1次大水。

(4)整枝吊秧。在以上管理条件下,剪枝后8--10天腋芽可形成侧枝,此时,及时在垄上覆盖1层新地膜,并选留1条或2--3条粗壮侧枝进行开花结果。留1条侧枝时,将来分枝后仍按双干或三干整枝方式进行整枝。留2--3条侧枝的植株每条侧枝即是1根结果枝干,多余的侧枝全部抹掉。

再生枝一般斜向上生长,应及早吊秧固定。另外,由于不同植株再生枝发生的时间早晚不同,植株的高度也不相同,应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节植株的生长势,防止植株间高度差异过大,保持田间生长整齐。

(5)施肥灌水。植株修剪后1月左右,茄子就可开花结果。当有50%植株见果后,肥水齐供。掌握10--15天浇1次水,隔一水追1次肥,每次每亩冲施尿素20--25千克,磷酸二氢钾5千克,后期注意追施硫酸钾肥,还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糖醋液,防止植株早衰,其他管理同常规栽培管理措施。

再生茄子是根据茄子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特点,以夏熟茄子为母株,将其加以修剪后于秋季再生一季茄子。

1、修剪时间。7月中旬以后,由于高温干旱、茄子一般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售价不高,因此7月下旬为母株修剪适期。

2、剪枝清园。用修剪刀把茄子老株枝条全部剪除,即将离地面10-15cm以上的枝条全部剪掉,只留植株的基部或分杈。把剪下的枝条全部带出园外,集中处理。同时清除园内杂草、枯枝残叶,以降低病虫基数。

3、修剪后的田间管理。剪枝后要迅速浇一水,并结合浇水在小行间施复合肥25kg/667m2,为促进根系生长,一般需中耕3次。植株隐芽萌发后,要进行抹芽整枝,选择2条健壮饱满长势好的作为新的生长枝留下,其余的全部抹去。

4、结果期管理。结果前期浇水应以控为主,少灌水,多松土,特别是"门茄"开花期间,土壤水分不能过高,否则易落花落果。"门茄"坐果后适当培土,高度为10cm左右。为促果实膨大,667m2施尿素20kg或腐熟人畜粪1000kg。为提高坐果率,也可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可用20-25mg/kg防落素喷花保果。进入结果盛期后,应7-8天浇1次水,浇3次水追施1次肥,每667m2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7kg,也可施用有机肥1000kg,注意化肥与有机肥应交替使用。在盛果中后期还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5、病虫害防治。由于秋季气温高,湿度低,病害要轻于早春栽培,重点要抓好虫害的防治,主要有蓟马、红蜘蛛、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可用10%的吡虫啉3000倍液、25%的快杀灵1000倍液、15%的达螨净3000倍液、5%的抑太保1000倍液防治。

6、适时采收。再生茄子长势快、结果多、品质好,售价高,效益好。一般修剪后40天左右就可采收第一批再生茄子,可坚持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一直收获到11月份为止。

( 来源:《蔬菜》2002.7期 )

茄子再生高产栽培,是根据茄子植株具有再生能力的原理,把上茬茄子收获后,将进入衰老期的植株剪去上部枝条,促使萌发新枝,并开花结果的栽培新技术。适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棚、早春地膜覆盖、早春露地栽培茄子采收后期植株老化的情况;嫁接和非嫁接的茄子均可进行再生栽培,但以嫁接茄子再生栽培效果更好。具体技术如下:

1、品种选择:前茬茄子应选择根系发达、侧枝萌发能力强、长势强,植株有较强再生能力、丰产性好的早熟品种,如吉茄四号、黑金、辽茄一号、布里塔等。

2、植株选择:采收后期应选择前茬茄子管理良好、施肥科学,植株拥有良好的生长状况、长势均匀、缺株少、无病虫害的温室、春秋棚或露地进行再生产处理。

3、植株剪截:再生栽培技术在植株果实基本采收完毕,基部新芽已萌发时对茄子植株进行修剪。如修剪过早则新芽小,生长缓慢;过晚新芽生长过高,易长成高脚苗。对病虫害严重的植株可以提早进行再生处理。再生处理前半月,每亩施用20-10-15掺混肥15kg、微生物肥料10kg,配合浇水以保持充足的肥力。剪截方法:①、Y字形法:用剪刀把茄子老叶枝条全部剪掉,即将地面二叉枝以上的枝条全部剪掉,只留植株的基部或分叉,每株选留2-3个健壮幼芽,除掉其余幼芽。同时清除田间枝、叶、杂草,控制害虫对幼芽的损害。②、主干法:从茄秧茎秆的主干离地面10-15cm处修剪,只留下主干。Y字形法比主干法发枝多、发枝快,第一层果多;但主干法比Y字形法剪截快,二、三层果多。剪下的枝条、杂草、枯枝残叶要带出地块集中处理,剪截完后可用0.1%高锰酸钾、氯溴异氰尿酸或用农用链霉素1g、80万单位青霉素一支和75%百菌清wp30g调成糊状涂于剪口。
4、剪截后的管理:①、肥水管理:再生处理后要迅速浇水,并每亩配合深施复合肥(20-10-12)30kg、微生物肥10kg,为促进根系生长,需要中耕2次。隐芽萌发后为控制徒长,培育壮苗,应视情况喷施50%矮壮素2000-2500倍液,为后期高产打好基础。门茄坐果后为促进果实膨大,每亩施尿素20公斤或腐熟人粪尿1000公斤,进入结果盛期后每7-8天浇水1次,每浇两次水施一次肥。注意化肥与有机肥交替施用,每亩可以追施尿素15公斤和硫酸钾7-10公斤、或人粪尿1000公斤,并配合喷施叶面肥。②、温度、光照管理:可参照温室、温棚、地膜、露地栽培茄子的方法管理。③、植株调整:剪枝后一周左右,即有幼芽萌发,并形成再生茄的新芽嫩梢,此时要进行整枝,这是再生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新枝伸长10cm左右时,选择2-4个健壮、长势好的作为新枝结果,其余的侧枝、腋芽全部打掉。④保花保果:生产时可用每千克20-30mg的对氯苯氧乙酸喷花保果。⑤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蚜虫等。防治红蜘蛛可以用15%达螨净乳油;防治蚜虫可以选用10%吡虫啉。⑥适时收获:一般修剪后40天就可以采收第一批茄子,一直可以采收到10月份直至霜降到来。此时茄子上市,正值市场茄子供应淡季,价格好,经济效益高。

一、选择再生茄株

  利用春季大棚栽培的茄子,选择长势好、无病害、品种优质、根系发达、有再生栽培价值的茁壮茄株。

  二、适时修剪

  10月下旬,晚霜后,留茄株主茎10厘米左右高,其余的枝叶全体修剪掉。剪口处用薄膜包好或用杀菌剂原药抹一下,以防病菌从伤口感染。

  三、再生管理要点

  修剪后及时深中耕,并追肥浇水。中耕要离植株15厘米左右,深度8—12厘米,每667平方米随中耕追施腐熟大粪2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同时盖严棚膜,保温28—30℃,约10天左右修剪过的主茎即可抽出新的枝条,新生枝条要保留2个,其余的抹掉,待新枝长到10—15厘米时,要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很快在新生枝条即可结出茄子,在门茄瞪眼及核桃大小时,要及时追肥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速效氮肥15公斤,此后联结中耕,向根部培土垒成小垄,以后即可顺沟浇水。结果表明,视苗情长势再追肥浇水,节制见湿见干。节制棚内温度白天28—30℃,夜间15—18℃,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80%,晚上加盖草苫,当外界气温很低时,晚上草苫上再加一层薄膜,并及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