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选择三代以内的优良脱毒种薯,并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符合生产加工及市场需要的专用、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2.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无病的优良脱毒种薯,小于 50克的整薯可直接播种,大于 50 克的种薯应按机具作业要求切块。切块时切刀要用 75%酒精消毒,每个薯块要 45-50 克以上,保证每个薯块上有 1-2 个健壮芽眼,每切一个马铃薯给切刀消毒 1 次,防止交叉感染。薯块用甲基托布津拌种,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3.播种 可于播种前用翻转犁进行深翻 35-40 厘米,并及时用旋耕机旋耕,有利于保墒。当 10 厘米处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 可采用四垄 90 厘米播种机播种,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工序,开沟 8 厘米左右,上面覆土 8 厘米左右。播种时起的垄要小,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及中耕时覆盖杂草。株距 23 厘米左右,播种密度 3000-3200 株/亩, 可随播种机沟施杀虫剂和杀菌剂。
4.中耕 在马铃薯出苗达到 10%-20%时进行第一次中耕, 中耕前可用撒肥机抛施马铃薯专用肥 40 千克/亩。中耕时要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尤其土壤偏粘的一定要浇透水),起垄要正(确保苗子在垄的中间),覆土要紧密,但不能将苗子拉断,垄周长 100-110 厘米;株高 15 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要求垄台上要有覆土,以不埋苗为宜。
5.收获 收获亦是马铃薯栽培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产品质量,必须引起重视。收获前 7 天,及时采用杀秧机进行杀秧,使薯皮加速木栓化。 选择晴天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破皮和机械损伤,保证薯块外观光滑,提高商品性状,同时,要减少储藏期感病腐烂损失。
上一篇: 大豆除草剂何时打好?
下一篇: 怎么预防谷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