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易坐瓜的原因
1、授粉受精不良。寒冬季节温室内温度低、日照短(通常在7小时一下),导致雌花多、雄花少。同事温室中低温高湿条件或晚春高温条件也容易使植株花粉发育不良,而且不易散粉,花粉数量少、质量差,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化瓜。此外,西葫芦花期多靠昆虫授粉,而在冬春温棚中昆虫少,缺少授粉媒介,也易造成12582农信通网站化瓜多。
2、养分不足。冬春栽培时,植株光合强度一般较弱,光合产物积累少,使负载力差,容易发生化瓜。
3、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春大棚栽培中,如施用氮肥多、浇水多,或嫁接苗长势旺盛、秧子疯长、叶片互相遮蔽严重导致通风透光差等,都容易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进而导致化瓜。
4、病虫为害严重。生长期如白粉病、蚜虫、银叶粉虱等严重发生,也易导致化瓜。
二、预防措施
1、育苗后及成苗期,温室内夜温最低为12℃左右,并保持短日照、土壤适度温润,以增加雌花数量。
2、改善棚室栽培条件,培育健壮植株。寒冬早春季节,注意保温补光(经常擦拭棚膜,改善光照),后期注意放风降温,温度保持15-25℃,室内空气相对湿度45%~55%,日照以8小时为宜。灌水要在膜下进行,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间隔5~7天,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
3、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适时打杈,摘除老叶、病叶,疏去过多或难以坐稳的雌花。对徒长植株可喷洒50%助壮素500~800倍液,适当晚收瓜。
4、人工授粉。晴天上午8:00~10:00摘下盛开雄花,撕去花瓣把花粉均匀抹在雄花柱头上,一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
5、喷药保果。开花当天上午用80~100mg/kg防落素喷雌花柱头或瓜柄,也可用60mg/kg赤霉素喷雌花柱头或80~150mg/kg赤霉素喷果,都有很好的保花护果作用。
请参考:
一、化瓜原因
西葫芦化瓜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条件不适或养分供应失调造成的。具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内因 由于授粉不良或根本就没授粉,子房内不能生成植物生长素,导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长,加之营养生长与其竞争养分,当养分向雌花的供应不足的时候,子房的植物生长素含量减少,不能结实而化瓜。
2.外因
(1)品种 品种不同,化瓜的多少也不一样,一般对温光敏感性不高,有一定单性结实能力,苗期内源激素产生多的品种,化瓜就少,相反,化瓜就多。
(2)温度 温度过高,白天超过35℃,夜间高于20℃,造成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大量向茎叶输送,蔓秧徒长,营养不良而化瓜。温度过低,白天低于20℃,晚上低于10℃,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光合作用也会降低,造成营养饥饿而引起化瓜。
(3)光照 西葫芦进入开花阶段,这时候如果遇到连续阴天或阴雨连绵,昼夜温差小,加之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养分的消耗多于制造,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4)栽植密度 密度的大小也是影响化瓜的因素之一,密度大,根系间竞争土壤中的养分,而地上部的茎叶则竞争空间,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以上时,透光透气性降低,光合效率不高,消耗增加。当每667m2密度达3000株时,叶子相互“嵌”合遮阳严重,化瓜率提高。
二、预防措施
1.选择一些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品种,如绿宝等。
2.调节温度 白天保持在25~30℃,超过30℃,应适当放风。夜间保持在15~20℃,温度过低,可通过炉灶加热或点沼气灯的方法加温。为了防止SO2的危害,保护地加温时,烟道必须严密,不漏气,加温火源一定设在栽培室外间,地下有机肥一定腐熟后再用,管理上加强通风。
3.补充光照 在保持棚内温度的情况下要早拉晚放草苫,假如遇到连续阴天或阴雨连绵,可用点燃沼气灯,贴挂反光膜的方法加强光照。
4.激素处理 在西葫芦开花后2~3天,用100mg/kg赤霉素或100mg/kg的防落素喷洒,均能使小瓜长得快,不易化瓜。
5.确定适宜密度 栽植密度应控制在2000~2500株/667m2,采用大小行距种植时,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株距40cm。
6.增加CO2浓度 西葫芦植株周围CO2浓度低于300mg/L时,可通过通风,空气对流来增加棚内CO2的浓度或进行CO2施肥。棚内CO2浓度高于1800mg/L时,适当放风即可。
7.减少NH3气来源 施用充分腐熟的圈肥、有机肥;施用氮肥时要深施少撒施,尤其是碳铵一定要埋施。
上一篇: 怎样把握小麦的底肥使用?
下一篇: 奶牛热应激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