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要大水漫灌,减少地表积水时间,追肥适量,顺水施肥。浇水前及时将发病植株拔除,带离出菜田深埋,将病原处用生石灰或杀菌药剂农抗751等灌入后踏实,减少再次顺水蔓延侵害其他植株。
其次是用药剂防治:第一,可选用百分之七十二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至3次。喷药时可配入磷酸二氢钾每亩200克。软腐病菌喜偏碱环境,在防治时可加入食醋每亩500至800毫升,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第二,用菜丰灵每亩100至150克加水50公斤,喷洒1至2次或用农抗751每亩2.5至5升随水滴入菜田。第三,可用白菜防腐包心剂每15克对水15至20公斤,在白菜生长期及包心期各喷洒一次,能增强其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同时对白菜的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害有显著的预防作用。第四,用菌毒毙1500倍液叶面喷施,间隔8至10天喷1次,连喷2次。
为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来年再种大白菜时,广大菜农还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长筒型白菜较包头菜抗软腐病;轮作倒茬,适当晚播;半高垄种植,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及人为的创伤和机械损伤。
病田避免连作,可与豆类、麦类、水稻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精细翻耕整地,暴晒土壤,促进病残体分解。适时播种,适期定苗;增施基肥,及时追肥。采用高垄栽培,这样不易积水,土壤中氧气充足,有利于根系和叶柄基部愈伤组织形成,可减少病菌侵染。雨后及时排水,发现病株后及时清除,病穴撒石灰进行消毒。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一般早熟白帮类型的品种容易感病,青帮类型的品种抗病性较强;直筒类型的品种比卵圆类型、平头类型的品种抗病性强。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1%拌种。大白菜软腐病是自菜田常发性病害,应加强预防,在发病前开始选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预防:20%喹菌酮水剂800—10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0%噻菌酮悬浮剂600—800倍液;47%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200—4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5天喷l次。重点喷洒病株基部及地表,使药液流入菜心效果为好。
田间发现病情应及时进行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47%春·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0%琉·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重点喷洒病株基部及地表,使药液流入菜心效果为好。田间发病较多时,应适当加大药量、选用高效药剂加强防治,发病较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l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重点喷洒病株基部及地表,使药液流入菜心效果为好。
白菜软腐病又叫“烂疙瘩”,是大白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如果发生,可成片绝收。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一)改变种植模式将传统的平畦种植改为起垄种植。具体方法是:将耕好的地按白菜要求的行距进行起垄,一般垄高8-10厘米,垄与垄之间的沟内铺洒一层拌了辛硫磷或敌敌畏农药的麦糠或碎麦秸。既可防虫,又能防止沟内出草。以后白菜浇水时,水量大小以水与沟平为宜。 (二)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选用高筒品种或青麻叶,如北京新3号、晋菜3号、太原二青等。如果非要种植球型品种,如丰抗80等,可适当推迟播种期,改在立秋后2-4天再播种,或育苗移栽。这样,可使白菜结球避开高温高湿期,大大减轻因高温高湿引发的白菜软腐病。 (三)选对茬口避免重茬一般上茬应选择种植葱、蒜或菜豆的地块,如果是麦茬更好。这样,可避免因重茬软腐病菌侵染。 (四)适时用药预防白菜定植后,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井岗 霉素水溶剂,每袋25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药预防。除全田喷药外,还应重点将药液喷在白菜根基部,每棵大约喷药液100克,使药液渗入白菜根部土壤内。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如果发现零星软腐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在拔除的病株坑内撒上生石灰,并继续用上述药剂进行喷治
上一篇: 柿子如何定值栽培?
下一篇: 茉莉花应怎样科学上盆和换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