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俗称“小矮子玉米”、“小老爷玉米”。是玉米极易感染的病毒危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降低玉米产量。粗缩病的主要特征:玉米苗期感染此病后,叶片浓绿,根系少,植株矮化,不往高长;成株期感染此病,上部节间缩短,雄穗花轴缩短,果穗短小,结果少,此病害从玉米苗期到抽穗期间均可感染此病,发病后极难根治,早期预防是根本出路。粗缩病毒不能通过土壤和接触传播,只能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如果冬季气温高,早春温度回升早,便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有效预防玉米粗缩病,对农民提出几点指导意见:
1.加强对玉米粗缩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玉米粗缩病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选种开始。在注重玉米产量特性的同时,更要关注玉米的抗病性。因为所有的高产玉米都是在不发病的前提下水肥等外界条件得到满足后取得的。发生病虫害再好的水肥条件也无法改变减产的结果,所以优先选择抗病品种是明智之举。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抗玉米粗缩病的玉米品种以硬粒性品种抗病,中间型品种次之,马齿型品种易感此病。
2.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应及早动手
防治玉米粗缩病应及早动手,绝不能像有的农户那样,等看到玉米感病后才喷药防治,那就为时已晚。我市玉米播种期大概在5月20日--6月25日之间。这期间正值灰飞虱活动盛期,无法通过错播种期的方法防治此病,防止工作尤为艰巨。此时正值小麦成熟后其,部分农民漠视麦田后期管理,使灰飞虱等虫害侥幸生存,危害夏季作物生长。因此防治玉米粗缩病应从小麦后期管理开始,抓好小麦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丰产的保证,又是对夏季玉米免受粗缩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3.防治玉米粗缩病具体方法
(1)调整玉米播期,使其避开灰飞虱,
(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玉米植株抗病力
(3)改套种玉米为上下两茬播种模式
(4)间苗时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5)5月以前防治灰飞虱,用10%的吡虫啉20克兑水30公斤或乐果全田喷雾
(6)对夏播玉米要清除田间、地边、畦梗杂草。清除杂草的目的能有效的消灭灰飞虱栖息的病毒。结合喷施玉米封闭除草剂加入30%的乙酰胺磷等杀虫剂,达到杀死栖息在麦秸内灰飞虱等害虫的目的。
上一篇: 水稻从营业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标志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科学安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