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肉鸡育成期有什么生理特点?

肉鸡育成期有什么生理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这一阶段仍处于生长迅速、发育旺盛的时期,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基本发育健全;羽毛已经丰满,换羽已经长出成羽,具备了体温自体调节能力;消化能力日趋健全,食欲旺 盛;钙,磷的吸收能力不断提高,骨骼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此时肌肉生长最快;脂肪的沉积能力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大,必须密切注意,否则鸡体过肥,对以后的产蛋量和蛋壳质量有极大的影响;体重增长速度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育成期仍然增重幅度最大;

小母鸡从第 11 周龄起,卵巢滤泡逐渐积累营养物质,滤泡渐渐增大;

小公鸡 12 周龄后睾丸及附性腺发育加快,精子细胞开始出现。

18 周龄以后性器官发育更为迅速,卵巢重量可达 1.8~2.3g,即将开产的母鸡卵巢内出现成熟滤泡,使卵巢重量达到 44~57g。

由于 12 周龄以后公母鸡的性器官发育很快,对光照时间长短的反应非常敏感,不限制光照,将会出现过早产蛋等情况。

 育成期的肉种鸡生长发育持续加快,由于优质肉鸡属于肉用类型,其种鸡同样具有肉鸡前期生长遗传倾向,在12周龄以前,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快,饲料利用能力高,而且易于沉积脂肪。例如,供给充足的饲料营养,将导致育成期的体重过大、过肥,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影响以后的产蛋量和受精率。

  消化能力逐渐增强,采食量与日俱增,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等组织处于发育的旺盛时期。同时,性器官和性机能也迅速发育,公鸡在6周龄以后,鸡冠迅速红润,啼鸣,母鸡卵泡逐渐增大,至后期性器官的发育更加迅速,如不加以控制,最早的会在15周龄后即出现初产蛋。因此,在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目标在于保证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充分发育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性器官过早发育,以保证开产后达到较高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