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倒种春”栽培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他禾谷类

“倒种春”栽培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倒种春”是指将当年(或上年)收获的早稻种子作晚稻种的一种栽培方式,又称翻秋。既可用于早稻良种的加速繁育,又可作为灾后晚稻缺种的补救措施。但由于早稻品种感温性强,作倒种春种植时,前期气温高,营养生长期会明显缩短,影响产量;用陈种倒种时,比新种生育期还会缩短2-3天。如播种过迟,出穗开花期又容易遭受低温影响,增加不实率,甚至失收。

  因此,倒种春栽培要特别强调适期播种,严格做到短秧龄移栽,重施基肥。适当加大栽插密度,争取单位面积上形成较多的穗数,以弥补穗部经济性状较劣之不足。

汕优82做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3天左右,威优82和佳辐占做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晚季“倒种”,全生育期只有110天左右。因此,用这部分种子倒种时,闽北地区可以播到7月上旬,闽西等温光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播至7月中旬初。由于“倒种春”营养生长期短、有效分蘖期短、全生育期短,幼穗发育期早,要在稀播的基础上,秧龄要控制在15天左右,防止秧龄过长发生早孕早穗而减产减收。要加大用种量,严把密植关。采用上述早稻杂交种倒种的,每亩要插足1.8万丛以上,丛插2粒谷;常规稻要插足2万丛,每丛插6-8本,并采取重肥攻头,做到促早发、争足穗,夺高产。

“倒种春”栽培是指将当年(或上年)收获的早稻种子作晚稻种的一种栽培方式,又称翻秋。既可用于早稻良种的加速繁育,又可作为灾后晚稻缺种的补救措施。但由于早稻品种感温性强,作倒种春种植时,前期气温高,营养生长期会明显缩短,影响产量;用陈种倒种时,比新种生育期还会缩短2-3天。如播种过迟,出穗开花期又容易遭受低温影响,增加不实率,甚至失收。因此,倒种春栽培要特别强调适期播种,严格做到短秧龄移栽,重施基肥。适当加大栽插密度,争取单位面积上形成较多的穗数,以弥补穗部经济性状较劣之不足。

由于“倒种春”营养生长期短、有效分蘖期短、全生育期短,幼穗发育期早,要在稀播的基础上,秧龄要控制在15天左右,防止秧龄过长发生早孕早穗而减产减收。要加大用种量,严把密植关。采用上述早稻杂交种倒种的,每亩要插足1.8万丛以上,丛插2粒谷;常规稻要插足2万丛,每丛插6-8本,并采取重肥攻头,做到促早发、争足穗,夺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