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地栽培技术 ①整地作畦 选择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结合翻地,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2000千克作基肥,耙平作畦。畦宽1.5米左右,长度依田块而定。 ②播种育苗 直播法 直播可用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定苗时株距一般为20~25厘米。 育苗法 芥蓝从育苗移栽为主。夏天育苗宜用遮阳网防雨棚。冬季则在保护地内育苗。因穴盘苗定植易成活且生长良好,最好用穴盘育苗,苗床宜选排水方便、肥沃的壤土。亩施腐熟堆厩肥2500千克作基肥。苗床播种量为500~750克/亩,其可供10亩大田定植。苗期主要管理为间苗,浇水施肥和防病虫。还要注意夏季降温防雨,冬季保温保湿。 ③定植 芥蓝适宜定植,苗龄为30天左右,具5~6片真叶。定植时间宜选晴天傍晚进行,随拔随栽,并剔除病、弱苗。定植前按苗大小分级后再定植,便于管理,生育期相对一致,收获期集中,采收也方便。定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早熟种20厘米× 30厘米,每亩 7000株左右;晚熟种 30厘米× 35厘米,每亩5000株左右。 ①田间管理 定植后缓苗前,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以防缺水枯萎。芥蓝叶片多,需肥量大,且吸肥力弱。因此,对肥力要求严格。一般定植一周左右开始追肥,后每隔一周追肥一次。每亩每次追施尿素4~5千克;现蕾时追尿素4~5千克/亩,复合肥5~10千克/亩。主墓采收后,为促进侧薹生长,可施尿素5.8千克/亩。此外,品种不同,施肥量、施肥方式也不同。生长期短的早熟品种,要勤浇水施肥。晚熟品种,冬季要适当控水控肥,第二年现蕾抽薹时,勤施重施。 ⑤采收 采收适期为芥蓝现大花蕾时。此时菜薹最大,品质最佳。主薹采收时,一般保留4~5个茎叶,其中要留2~3个健壮老叶,促进侧芽萌发和生长。主薹采收20天后,侧薹长至17~20厘米时,应及时采收,同样保留2~3个基叶,促进第二次侧薹生长。切口一定要倾斜,以免积水腐烂。每次采收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薹生长。 (2)水培芥蓝栽培技术 水培芥蓝是生产无污染、无公害。高档次芥蓝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利用保护设施,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可实现芥蓝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其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①育苗 水培芥蓝一般选早熟耐热品种,如香港白花芥蓝等。其生育期50~60天,北京地区夏至可形成菜薹。育苗基质为3厘米厚低密度疏松海绵块,中心划深十字口,码在不透水的育苗盘内。将浸泡24小时左右种子塞入十字口内,深3~5毫米,每块放2~3粒。盘中加足水,置于15~30℃环境下培养,出苗前注意保持海绵表层湿润,必要时喷水保湿。出苗后及时间苗,每块留一株,倒干育苗盘中的水,换上营养液继续培养。当幼苗2~3片真叶,根从海绵块下长出时即可定植。 ②定植 定植方法简单,易掌握,直接将幼苗塞入15厘米×15厘米的栽培板即可。定植苗不要超过 4片真叶,否则会影响菜薹质量。 ③管理 管理简单,除营养液管理外,不需要中耕除草。 适合北京地区水培芥蓝的营养液配方:Ca(NO3)2·4H2O589.2克/吨,KNO3:886.9克/吨,NH4NO3:57.1克/吨,MgSO47H2O:182.5克/吨,K2SO4:54克/吨,H3PO4:223毫升/吨,上述肥料均为农用肥料,其中磷酸为工业磷酸微肥为EDTAFe:16克/吨,硼酸 3克/吨,硫酸锰 2克/吨,硫酸锌 0.22克/吨,硫酸铜0.08克/吨,钼酸铵0.5克/吨,上述用肥为化学试剂,营养液在定植前准备好,并用配好的营养液先测试供液管道系统是否漏液。 营养液管理 按芥蓝生育期不同供给相应的营养液。叶簇生长期以前生长量很少, 80%的生长量是在菜薹期形成的。芥蓝对氮磷钾吸收量随生育进程逐步增加,尤以菜薹形成期吸收量最大,应适时适量施肥,促进植株和菜薹形成。营养液浓度直接影响菜薹的产量和质量。四叶期前浓度为EC2.0毫西/厘米;四叶到六叶EC2.5毫西/厘米;显蕾到菜薹形成EC为 2.8~ 3.0毫西/厘米。若各阶段营养液浓度过低,则出现生理病害。营养液的出一般不超过7.0,大于7.0也会出现生理病害,最好控制在6.5为宜。 营养液的更新与补充 可采取循环供液法。一般上午8时开泵,下午6时停泵,夜间不循环,若定时间断也可以。营养液循环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溶氧量,以满足根部的耗氧,同时也使养分均匀供给。一般不出现生理病害,只需定植时配一次液即可。每周补充消耗的营养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