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据我县多年推广品种抗性观察,籼型品种比粳型品种发病重,粳型品种中,楚粳类型品种比其他类型品种发病重。
湿度:在水稻孕穗、抽穗期遇3-5天连续阴雨,雨量多,日照时数少,相对湿度大,昼夜温差小,发病程度重。
温度:稻曲病病菌在温度24-30度均能发育良好,尤以26-28度为最适宜。
偏施氮肥,水稻贪青,生育期推迟,抗病力下降,特别是穗肥偏重,也使稻曲病病情加重。
错过防病的关键时期:稻曲病主要侵染时期和关键预防适期为水稻剑叶叶枕距零值(破肚前7-10天)期。在实施过程中,多数农户在水稻破肚期及以后与其他病虫进行混配兼治,失去了最佳预防适期,效果不佳。
施药方法:药剂预防稻曲病的关键是使药液在植株上部形成保护膜,以控制病菌侵染。多数农户按常规药液量进行喷雾,雾点粗,药液量明显不足,从而影响到预防效果的发挥。
上一篇: 有机种植中如何对土壤进行消毒?
下一篇: 龙眼喷什么药可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