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流行病学和特殊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确诊。确诊用肠内容物可分离到病原性大肠杆菌,鉴定其血清型后,可以得出诊断。临床上应与硒、维生素B1缺乏症等疾病相区别。
1、恩诺沙星4~6毫升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0.1%亚硒酸钠3~4毫升,肌肉注射,间隔5~6天重复注射一次。
2、头孢止痢每千克体重0.1~0.15毫克口服或肌注,不可超量,也不必与其它药配合应用。
3、硫酸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注,一日2次,连用3天。剂量准确,不可超量。5%葡萄糖200毫升静脉注射。
4、20%磺胺嘧啶钠10毫升或六甲氧磺胺嘧啶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5%氯化钙和4%乌洛托品各5毫升混合静注。
5、庆大霉素5毫升,地塞米松100~200毫克分点注射,连用2~3次。
6、口服利尿素每千克体重1毫克或用速尿1~3毫升肌注。
7、庆大霉素或小诺霉素及维生素B12,肌肉注射,12小时一次。
预防: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的有效疗法,预防本病关键在于改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不能过高。药物治疗早期效果好,后期一般无效。
1、在没有本病的地区,不要由病区购进新猪,邻近猪场发生本病,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在有本病的猪群内,对断乳仔猪,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抗菌药物。切忌突然断乳和突然更换饲料,断乳时防止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断乳后的仔猪不要饲喂过饱。猪舍清洁、干燥、卫生,定期冲洗消毒。
2、仔猪断奶前7~10天用猪水肿多价浓缩灭活菌苗肌注1~2毫升,可预防本病发生。
3、每批仔猪转入前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干净,再用2.5%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舍前3天,用0.5%的高锰酸钾或者1:600百毒杀喷洒消毒。母猪产仔后应每天清理一次粪尿,保持产仔舍的干燥与清洁,每隔2天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一次,有利于杀灭圈舍及周围环境的致病菌。
4、在母猪临产前40天和15天,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每次每头2毫升,以增强母猪血清和初乳中大肠杆菌的抗体。怀孕母猪临产前第7天和第2天,分别肌肉注射猪水肿抗毒注射液10毫升,可确保所产仔猪85.71%得到保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在饲料中添加0.2%的金霉素饲喂。仔猪断奶前后皮下注射K88和K99基因工程苗三分之一头份,可明显降低腹泻及水肿发病率。
5、仔猪生后哺乳之前,给仔猪口服0.1%的高锰酸钾2毫升~3毫升,以后每隔5天再喂饮一次。在仔猪3日龄~4日龄肌肉注射富铁力1毫升或牲血素1毫升,0.1%亚硒酸钠2毫升,能有效补充铁和硒的不足。3日龄~5日龄饮用淡盐水,7日龄补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以促进器官发育,适量增加粗纤维饲料。
6、仔猪35日龄~40日龄断奶为宜。断奶前1天~5天逐渐减少喂乳次数,严禁突然断乳。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3周龄内蛋白质不高于19%。饲料应多样化,保持饲料新鲜洁净。断奶初期补料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断奶后限喂一周青饲料,逐渐增加精饲料。
7、断奶后一个月内,每100公斤饮水或饲料中加1公斤~2公斤食醋或柠檬酸,以提高胃内酸度。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痢特灵、喹乙醇、磺胺类、亚硒酸钠、维生素B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明显效果。
上一篇: 小麦分蘖的主要作用?
下一篇: 球茎茴香灰蜗牛该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