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绵腐病果实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水浸状斑点,随病情发展迅速扩展成褐色水浸状大型病斑,重时病部可延及半个甚至整个果实,呈湿腐状。病原为Pythiumaphanidermatum称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病菌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由伤口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夏季遇雨水多或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就易发生和发展。
辣椒绵腐病在苗期和成株期都可能发病,但主要在成株期发病。
苗期发病:在发病初期辣椒幼苗会产生水浸状病斑,患病部位会软腐,之后患病部位会产生白色的霉层,幼苗会猝倒死亡。
注意:辣椒猝倒病也会在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浸状病斑,使幼苗猝倒病死亡。但猝倒病在湿度大时会产生白色的棉絮状菌丝,而绵腐病在湿度大时会产生白色的霉层。
成株期发病:辣椒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果实,初期果实上会产生褐色的水浸状病斑,患病部位会迅速软化,随之辣椒整个腐烂。在空气相对湿度大时患病部位会产生致密的白色霉层,霉层往往包裹整个辣椒果实。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基部腐烂,缢缩猝倒而死。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发病,病部褐色湿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致密絮状霉层。重时整个果实发病最后腐烂。
幼苗基部腐烂,隘缩猝倒而死,果实发病,病部褐色湿腐,湿度大时长出白色霉层。
上一篇: 马桑根临床上有哪些用途?
下一篇: 高粱成熟期的标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