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控制畜禽传染和感染症及促生长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但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带来了“药物中毒、药物残留、二重感染、耐药性增强”等新问题。因此,必须合理使用抗菌药。
一、看病施药、对症下药。各种药物的抗菌谱不同,要根据临床诊断,弄清楚病源微生物的类别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根据发病症状的轻重选择高敏药物。
二、用药适量、疗程充足。抗菌药物剂量一定要适当,量小起不了治疗效果,量大不仅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和药物残留。药物疗程一般2―4天,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1―2天。不要稍有好转就停止用药,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所以疗程一定要足。
三、交叉用药、防止耐药。饲料中添加预防和保健药物,最好是交叉使用,忌多种抗菌药物同时添加,否则,动物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病难找敏感药物。要做到一种药物能治愈的疾病就不要用两种。
四、辅助用药、综合治疗。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同时要考虑使用保肝护肾、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缩短疗程。
五、危重病症、联合用药。动物处于病危状态时,一种抗菌药物难以控制混合感染,就要考虑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六、配伍禁忌、坚决不用。抗菌药物之间和抗菌药与其他药混合使用时,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出现混浊、沉淀、变色、药效降低、毒力增强等现象。对发现以上情况的药剂一律不要使用。
滥用抗菌药物对人类至少有4大危害:一是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避免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二是损害人体器官。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三是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四是造成社会危害。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作为不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你,如何才能不滥用抗菌药招致健康危害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不”与“四问”。
“三不”:一不自行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经医生诊断凭医生处方购买治疗。二不主动要求。生病应听医生的诊断与用药,不主动要求医生给用抗菌药或要求使用新一代抗菌药。三不随意停药或自定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疗程与剂量,以维持药物在人体内的药物浓度与持续抗菌时间,贸然减量或突然停用,反而易激起未杀死细菌的活性,使其产生更大的耐药性。
“四问”:一问自己得的病是否与细菌感染有关,二问是否有必要使用抗菌药物(有些轻型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三问使用的抗菌药物是否有针对性,服用的方法与时间以及有何禁忌等注意事项,四问自己用抗菌药物后有无出现药品说明书中没有写明的不适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经治医生采取妥善措施。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与种类繁多的抗菌药物,我们还要知道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能用老的不用新型,能用毒性低的不用毒性高的,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解决问题的不用两种以上的联合用药。另外还要注意小孩与老人及某些处于特殊时间或体质特殊的人(如孕妇、哺乳期、过敏体质等)不宜使用某些抗菌药物,或用药方式、剂量与疗程应作出相应调整。因而用药应多询问医生与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滥用抗菌药物有害”的意识,自觉抵制抗菌药物的滥用,这就是在捍卫你自身的生命与健康。
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控制畜禽传染和感染症及促生长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但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带来了“药物中毒、药物残留、二重感染、耐药性增强”等新问题。因此,必须合理使用抗菌药。
一、看病施药、对症下药。各种药物的抗菌谱不同,要根据临床诊断,弄清楚病源微生物的类别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根据发病症状的轻重选择高敏药物。
二、用药适量、疗程充足。抗菌药物剂量一定要适当,量小起不了治疗效果,量大不仅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和药物残留。药物疗程一般2―4天,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1―2天。不要稍有好转就停止用药,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所以疗程一定要足。
三、交叉用药、防止耐药。饲料中添加预防和保健药物,最好是交叉使用,忌多种抗菌药物同时添加,否则,动物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病难找敏感药物。要做到一种药物能治愈的疾病就不要用两种。
四、辅助用药、综合治疗。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同时要考虑使用保肝护肾、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缩短疗程。
五、危重病症、联合用药。动物处于病危状态时,一种抗菌药物难以控制混合感染,就要考虑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六、配伍禁忌、坚决不用。抗菌药物之间和抗菌药与其他药混合使用时,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出现混浊、沉淀、变色、药效降低、毒力增强等现象。对发现以上情况的药剂一律不要使用。
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控制畜禽传染和感染症及促生长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但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带来了“药物中毒、药物残留、二重感染、耐药性增强”等新问题。因此,必须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
一、看病施药、对症下药。各种药物的抗菌谱不同,要根据临床诊断,弄清楚病源微生物的类别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根据发病症状的轻重选择高敏药物。
二、用药适量、疗程充足。抗菌药物剂量一定要适当,量小起不了治疗效果,量大不仅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和药物残留。药物疗程一般2―4天,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1―2天。不要稍有好转就停止用药,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所以疗程一定要足。
三、交叉用药、防止耐药。饲料中添加预防和保健药物,最好是交叉使用,忌多种抗菌药物同时添加,否则,动物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病难找敏感药物。要做到一种药物能治愈的疾病就不要用两种。
四、辅助用药、综合治疗。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同时要考虑使用保肝护肾、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缩短疗程。
五、危重病症、联合用药。动物处于病危状态时,一种抗菌药物难以控制混合感染,就要考虑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六、配伍禁忌、坚决不用。抗菌药物之间和抗菌药与其他药混合使用时,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出现混浊、沉淀、变色、药效降低、毒力增强等现象。对发现以上情况的药剂一律不要使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上一篇: 如何进行葡萄枝蔓上架引绑?
下一篇: 水稻稻曲病最佳防治时期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