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现有家畜传染病中最复杂、最受重视的疫病之一。?xml:namespace>
家畜中以牛最易感染口蹄疫,猪、羊次之,一般幼畜易感性大于成年家畜。常常一种动物发生后很容易引起另一种动物发病。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牛体温升高到40-4iC,精神萎糜,食欲减退,反刍减少,乳量下降,常闭口、流涎。发病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小的水泡,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水泡用很快破裂,留下边缘整齐的红色浅表烂斑或连成一大片溃疡面。此时体温下降至正常,全身症状好转,烂斑逐渐愈合但留下斑痕。与此同时在指(趾)间、蹄冠的柔软皮肤也发生水泡。本病多良性经过,有时全身症状加剧,最后因心脏麻痹突然死亡犊牛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针对本病发病特点,主要应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及时上报疫情,及时确诊,划定疫区,严格封锁,隔离消毒。一般采用2%火碱水或10%的新鲜石灰乳,对周围环境、用具进行消毒。对患病牛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口腔可用清水或l%食盐水力.1%高锰酸钾溶液J%硼酸冲洗;溃烂面涂抹5%碘甘油或撒冰硼散。蹄部病变用3%来苏尔溶液洗净,涂擦紫药水或鱼石脂等。全身对症治疗。
上一篇: 切花菊有哪些观赏特性?
下一篇: 绿豆每亩播量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