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花生开花结荚怎样? 花生

花生开花结荚怎样?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花生怎样开花结荚?

首先花生是开花的,而且是在地面以上。结的果实是在地下的。
花生又称落花生,因其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而得名。它的这种习性即使在整个植物界也极为罕见,可它为什么要落地才生果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只能从花生的特殊器官——果针说起。

花生属豆科植物,它的花器结构与其它豆科植物的一样是蝶形花,但不同的是当其受精之后,子房基部的部分细胞便开始分裂、伸长,形成了所谓的子房柄;随着其细胞分 生,子房柄迅速伸长。子房位于子房柄的顶端,其外层是木 质化的表皮细胞,形成了一个锥状的保护帽,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果针”。果针与根一样具有向地性,它扎人土中 3—10厘米后才停止伸长,而后子房开始膨大横卧长成荚角。

那么花生的果针是不是非要人土才能结果呢?·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果针插入透明的瓶子里,即使瓶子里有营养液;子房也不膨大,但是如将上述试验换成遮光的瓶子,则子房就能膨大结果,说明在影响结果的诸多因素中,黑暗的作用最为重要。在生产上也常见到,不入士的果针只能不断伸长,但不结荚。已膨大的子房,甚至发育中的幼荚,如果露出地面也会停止生长,只有盖土后才能继续生长,原因也 在于此。
影响荚角发育的还有机械刺激及土壤的水、肥、气、热 状况。果针人士过程中不仅能满足其对机械刺激的要求,并且果针及荚果还具有类似根的功能,具有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特别是对钙的吸收。据测定根系吸收的钙 很少运向荚果,荚角所需的钙主要靠果针和荚果自己从土壤中摄取。如果结荚的土层中缺钙,则种子发育受阻,易出现 空果、秕果、甚至烂果。

50%的花生植株开花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这一时期为花生的开花下针期。50%的花生植株由鸡头状幼果到50%的植株有饱果出现,这一时期为花生的结荚期。这两个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防治花生病虫害、叶面追肥、防止徒长、防涝排水。
花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网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等。防治方法:从7月中旬开始,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以上药品交替使用。每间隔8—10天喷一次,共喷三次。  
花生虫害主要由棉铃虫、造桥虫、蛴螬等。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酸或50%的敌百虫、菊酯类的、触杀、内吸、胃毒药剂于傍晚叶面喷雾进行防治。防治红白蜘蛛可用爱福丁2000—2500倍液进行防治。  
花生叶面追肥,一般是结合喷施杀菌剂或杀虫剂用92%磷酸二氢钾500倍液进行叶面追肥。  
花生结荚期正处于汛期,高温多雨,雨后要注意排水防涝,另外在比较肥沃的地块或施用氮素化肥较多的地块,花生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容易出现徒长现象,一般从8月上旬开始,花生主茎高度达到35—40厘米,第一对侧枝8—10节的平均长度>5厘米,应及时进行叶面喷施50—75毫克/升的多效唑水溶液,多效唑每亩用量不能超过30克,控制茎叶生长,确保茎枝稳长,防止田间郁蔽,植株倒伏。叶面喷雾时应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进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