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对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促进浆果成熟,提高果实内含糖量,降低含酸量,促进芳香物质和色素的形成。钾充足时,浆果的耐贮运性增加。据分析,葡萄果实中含氮0.1596、磷0.10%、钾0.19%,以钾的含量最高,因此葡萄常被称为典型的钾质果树,即使在含钾量丰富的土壤上,葡萄也常常发生缺钾现象。?xml:namespace>
钾对花芽的分化、根系的发育,特别是根系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钾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积累和运转有关,对细胞壁加厚和提高细胞液浓度有良好的作用。因此,能促进枝蔓成熟,加强养分的贮藏和积累,提高抗病力和抗寒力。钾还与水分代谢有关,能维持细胞的膨压。因此,有助于抗旱性和抗寒性的增强。
钾肥在葡萄生长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三、七、八。用磷、钾”。也就是说葡萄在三、七、八这三个月份当中渴求钾元素最多,钾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花芽分化、枝条成熟度、果实膨大效果以及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好坏。所以,钾肥也是在葡萄全生育期当中吸收比例排行第二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葡萄需钾量大,有“钾质作物”之称。
适当施用钾肥,对促进浆果着色、成熟,提高含糖量及风味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根系生长、枝条成熟,增强植株抗寒、抗旱能力也有良好作用。
二、葡萄缺钾时,首先在叶脉间和叶缘出现黄斑,进而发展成焦灼状。
严重时,果梗变褐,果粒萎缩软化,糖度降低。钾过多时,抑制氮素和镁的吸收,影响枝蔓生长和光合作用,造成减产和缺镁症。
三、葡萄开始上色后,追施或叶面喷施钾肥对着色、增糖作用明显。
葡萄对氯离子较敏感,追施硫酸钾或硝酸钾比氯化钾效果好。
四、“氮长叶子磷长果,钾肥没事长柴火。
”这句流传数十年的农谚语,意思是说农作物在生长期所需要肥料养分的作用中,钾肥主要是使秸秆、茎秆变得粗壮。又因“母大子肥”的原因,就葡萄生产而言,只要植株生长旺盛粗壮,结果量就大、果粒就大。
五、葡萄是一种喜钾果树,具有“钾质果树”之称。
主要科学依据有三:一是每生产100克葡萄浆果,需要纯氮0.25~0.75克,磷0.25~0.75克,钾0.35~1.1克,明显高于其他果树;二是葡萄对钾的需求量超过氮和磷,整个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钾素,特别是从花序分离期至浆果成熟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氮的吸收量以开花前和开花期为最多,磷的吸收以花序分离至开花期为最多;三是在缺钾条件下,施钾的比不施钾的产量提高12.5%~16.8%,含糖量由13.4%提高到17.8%,而且着色好,单果重量明显增加,同时葡萄的主要病害炭疽病、黑痘病等受到明显抑制。
上一篇: 满天星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下一篇: 一般茶树叶色深绿的粗蛋白质含量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