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番茄贮藏保鲜技术? 番茄

番茄贮藏保鲜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西红柿贮藏保鲜技术
1、产品在入贮前要对贮藏库彻底消毒灭菌,可使用本中心研制的新型库房烟熏消毒剂,每100立方米使用500克。

2、要选择皮坚光亮的晚熟品种,如特瑞皮克。

3、要选用果实已充分膨大,营养物质积累较多,果实坚硬,尚未转红的大小适中的绿熟果。

4、强调采前5—7天停止灌水,采前灌水会大大增加贮藏西红柿的腐烂。着雨的西红柿不能贮藏。

5、入贮前要严格挑选,去除有病虫害、斑疤、机械伤的产品。

6、挑选好的产品要入冷藏库内预冷,使产品温度降到贮藏要求的温度。塑料袋也要提前放入冷藏库内冷却。

7、待西红柿全部入库预冷后,方可装入规格为65厘米×65厘米,厚度为0.03毫米厚的防结露湿气调PVC塑料袋内,每袋装西红柿10斤(5公斤),决不能超量装入。

8、上部放入5包白药(气体调节剂),2包红药(生理调节剂),和1包CT-1号保鲜剂(粉剂),CT-1号保鲜剂用前要在包上用大头针扎2个透眼。

9、扎袋口,放入箱内或菜架上贮藏。

10、温度、湿度管理应适当,温度应控制在12—13℃,相对湿度为85%—90%。秋末冬初制冷机基本停止运行,此时一定要进行不制冷的库内风机运转,一天要进行5次,每次0.5小时。

11、采用上述贮藏技术,一般可贮藏30~40天。

12、如果采用减压贮藏技术,贮期可进一步延长。

番茄原产拉丁美洲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其成熟过程分为以下5个时期:绿熟期。

  一、采收适期

  番茄采收的成熟度与耐贮性有密切关系,用于中长期贮藏及远距离运输的果实应在绿熟期至微熟期采收,贮藏中应设法使其保留在这个生理阶段;用于短期或远距离运输的果实可选择在微熟期至半熟期采收。贮藏用的番茄采收前2~3天不宜灌水,以增加果实干物质含量及防止果实吸水膨胀,膨胀后果皮易产生裂痕,微生物易从此感染,引起腐烂变质。采收应选择植株中部着生的果实,因最下层的果实接连地面容易带病菌,植株顶部的果实内物质不充实而不耐贮藏。

  二、消毒杀菌

  番茄贮藏中易发生多种病害,如软腐病、炭疽病、早疫病、灰霉病等,采后入贮前果实要用杀菌剂洗果消毒,如0.1%次氯酸钙或0.2%苯甲酸钠或250~500毫克/公斤特克多等。另外用于装番茄的筐或箱等用具也要用0.5%漂白粉预先消毒,贮藏室要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提前2天消毒。

  三、分级包装

  用于贮藏的果实要求完整无损,无机械伤,未表现病症,成熟度一致。挑选好后的番茄按每袋10~20公斤用0.02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分封好,然后每袋装一箱,每箱装果以占总装重量的3/5为度,不宜装满,以防挤压损伤及通气不良而腐烂。

  四、贮藏运输

  贮运温度控制在10~20℃,控制在10~13℃最为适宜,相对湿度保持80%~90%。贮藏中注意室内通风透气,无冷库条件的在果实贮藏15天左右放风一次,贮藏过程中检查2~3次,贮藏期约40天。

  由于番茄自然完熟速度很快,因此采后要迅速进入贮前的各项处理工作,使室温尽快降至接近贮温,及时进库贮藏。

  五、出库催熟

  未转色的绿熟期番茄出库后可用1000~2000毫克/公斤乙烯利水溶液浸5分钟凉干,装于箱中,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放在25~28℃温度下催熟。

1、产品在入贮前要对贮藏库彻底消毒灭菌,可使用本中心研制的新型库房烟熏消毒剂,每100立方米使用500克。

2、要选择皮坚光亮的晚熟品种,如特瑞皮克。

3、要选用果实已充分膨大,营养物质积累较多,果实坚硬,尚未转红的大小适中的绿熟果。

4、强调采前5—7天停止灌水,采前灌水会大大增加贮藏西红柿的腐烂。着雨的西红柿不能贮藏。

5、入贮前要严格挑选,去除有病虫害、斑疤、机械伤的产品。

6、挑选好的产品要入冷藏库内预冷,使产品温度降到贮藏要求的温度。塑料袋也要提前放入冷藏库内冷却。

7、待西红柿全部入库预冷后,方可装入规格为65厘米×65厘米,厚度为0.03毫米厚的防结露湿气调PVC塑料袋内,每袋装西红柿10斤(5公斤),决不能超量装入。

8、上部放入5包白药(气体调节剂),2包红药(生理调节剂),和1包CT-1号保鲜剂(粉剂),CT-1号保鲜剂用前要在包上用大头针扎2个透眼。

9、扎袋口,放入箱内或菜架上贮藏。

10、温度、湿度管理应适当,温度应控制在12—13℃,相对湿度为85%—90%。秋末冬初制冷机基本停止运行,此时一定要进行不制冷的库内风机运转,一天要进行5次,每次0.5小时。

11、采用上述贮藏技术,一般可贮藏30~40天。

12、如果采用减压贮藏技术,贮期可进一步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