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合理使用过磷酸钙的方法? 其他禾谷类

合理使用过磷酸钙的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过磷酸钙,也叫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它是世界上最先生产的一种磷肥,也是我国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磷肥。过磷酸钙的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一般在12%~21%之间。纯品过磷酸钙为深灰色或灰白色粉末,稍有酸味,易吸湿,易结块,有腐蚀性。溶于水(不溶部分为石膏,约占40%~50%)后,为酸性速效磷肥。

过磷酸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多种土壤。可将它施在中性、石灰性缺磷土壤上,以防止固定。它既可以作基肥、追肥,又可以作种肥和根外追肥。

过磷酸钙作基肥时,对缺少速效磷的土壤,每亩施用量可在50kg左右,耕地之前均匀撒上一半,结合耕地作基肥。播种前,再均匀撒上另一半,结合整地浅施入土,做到分层施磷。这样,过磷酸钙的肥料效果就比较好,其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也高。如与有机肥混合作基肥时,过磷酸钙的每亩施用量应在20~25kg左右。也可采用沟施、穴施等集中施用方法。

过磷酸钙作追肥时,每亩的用量可控制在20~30kg,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早施、深施,施到根系密集土层处。否则,过磷酸钙的效果就会不佳。若作种肥,过磷酸钙每亩用量应控制在10kg左右。

过磷酸钙作根外追肥时,要在作物开花前后喷施,喷施最好选择浓度为1%~3%的过磷酸钙溶液。

过磷酸钙施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酸碱中和降低肥效。

(2)主要用在缺磷的地块,以利于发挥磷肥的增产潜力。

(3)施用过磷酸钙时一定要适量,如果连年大量施用过磷酸钙,则会降低磷肥的效果。

(4)使用时过磷酸钙要碾碎过筛,否则会影响均匀度并会影响到肥料的效果。

过磷酸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移动性小,即移动慢,移动的距离短,因此,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既要减少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又要尽量增加它与根系的接触机会。根据它的性质及上述施用原则,合理施用的方法如下:

 (1)集中施和分层施过磷酸钙可作基肥、种肥和造肥,但无论作什么肥,都以集中施效果好。因为集中施(条施、穴施)可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固定,同时增加了与根群的接触机会,施肥点浓度较大,有利于磷酸根向根表扩散,使根系容易吸收磷营养。在集中施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施效果更好。即大部分磷肥作基肥深施,少部分浅施或作种肥,或水稻点秧根。这样能适应作物根系的生长及其对肥料的需要,即苗期需肥少根系浅,中期根系已长深而且需肥多。作种肥或秧根肥时要注意过磷酸钙中游离酸对种子和根系为害,一般可用相当于磷肥用量的2~3%的草木灰与其混合堆放半天后才与种子混播,如作秧根肥应把磷肥与1~2倍的腐熟有机肥或细土混合堆沤半天至一天后用水调成糊状点秧根。

 (2)与有机肥混合施与有机肥混合施可减少磷的固定,因一方面减少与土壤的接触,另方面有机肥的分解产物可减少土壤中铁、铝等对磷的固定。

 (3)制成颗粒肥把过磷酸钙制成粒径为(3~5)mm的颗粒在固定力强的土壤上施用是比较有效的。因为它是逐步溶解出有效磷的,有效时间较长;同时又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颗粒肥适宜机械施用,作种肥很安全。但粒径不能太大,颗粒太大会减少磷肥与根系的接触。在石灰性土上施用,不一定要制成颗粒,根据试验表明,施用粉状和颗粒状过磷酸钙,所获产量没有多大差异。

 (4)在酸性土上施用,要配施石灰 先施石灰翻犁耙匀后再施磷肥,不要把石灰与普钙混合,以免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5)作根外追肥将过磷酸钙作根外喷施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它可以防止磷在土壤中被固定,又能被作物直接吸收。根据试验材料认为,柑桔在生理落果后喷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不但可以增产,而且还可提高全糖量;水稻、玉米、小麦等谷类作物在中后期喷过磷酸钙溶液,可增加籽实的千粒生。喷施前先将过磷酸钙加10倍水浸泡过夜,取其清液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后喷施。喷施浓度各类作物不同,水稻、小麦等谷类作物可用1~3%浸出液,果树可用2%左右浓度,棉花、蔬菜(如番茄)等可用1%的浓度。

 过磷酸钙的施用量主要是根据作物对磷的要求性质和计划产量,以及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来决定,一般每亩作基肥的用量为(20~30)Kg,甘蔗每亩要施到40Kg,作追肥一般每亩(10~20)Kg,作种肥每亩(4~5)Kg。

 过磷酸钙特别适合缺硫的土壤施用,即使在不缺硫的土壤中,对于特别需硫的作物如谷类、豆类、花生、牧草是很适合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