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黑斑病在大白菜外叶发病最为严重,球叶次之,心叶最轻,下部老叶发病早且重。叶片上的病斑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有时有黄色晕圈,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部穿孔,发病严重的,致半叶或整叶枯死。叶柄上病斑呈纵条状,暗褐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
二、发生规律与流行条件
黑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的抗病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其相互配合程度对病害流行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在适宜温度17℃左右,连续阴雨或大雾的条件下,极易流行成灾。可见高湿、多雨和温度偏低是发病的关键因素。发病与栽培条件有关系,如果播种早,密度大,地势低洼,管理粗放,缺水缺肥,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一般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最后选1株健壮苗定苗。按大白菜生长需要,配方施肥,多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苗期小水勤灌,莲座期适当控水,包心期水肥供应充足。大白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园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田间病源。
2.药剂防治。当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用药防治,7-10天1次,共2-3次,即可控制黑斑病的发生。所用药剂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 1、种子处理:
黑斑病病原菌可附在大白菜种子上,直接侵染幼苗。因此,在大白菜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控制田间湿度:
在易发病期,田间湿度大,发病重。①适期定苗。应根据大白菜的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适期用适当的株距定苗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②合理浇水。在易发病期,要看天、看地、看大白菜长势适时适量按畦浇水,应避免浇水后遇降雨天。田间积水要及早排出。
3、及早喷药:
黑斑病病原菌侵入大白菜叶片后,过3~5天就可形成病斑,而病斑上又可生出黑色霉状物,再侵入大白菜。因此,在大白菜的下部叶片上出现病斑时,即可喷药,可用新高脂膜500-600倍液配合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3~5次,每667平方米每次喷药液50千克。
4、叶面补肥:
若植株长势弱,除加强水肥管理外,还可在所喷的药液中加入新高脂膜,可防止叶片病毒感染,使枝叶翠绿茂盛、光合作用产物积累和定向转运能力增强。
上一篇: 甘蔗怎样选留种?
下一篇: 什么叫昆虫的完全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