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害的初步诊断
一是看有无病征。一般来说,侵染性病害有病征,即在病部或邻近病部有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蘑菇菌体、菌脓等,而非侵染性病害没有这些病征,而且通常是全株性的。
植物病征是指生长在植物病部的病原体特征,由于病原物不同,病征或大或小,显著或不显著,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特征。植物病症主要是指植物发病时自身的变化。要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是看发病范围。侵染性病害初期是点发性的,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有从发病中心向周围扩散蔓延的明显迹象,而非侵染性病害无明显的发病中心,一般为成片普遍发生
一、林木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指植物感病后在其发病部位外部所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常见的外部症状有变色、畸形、萎蔫、坏死和粉层等5种:
2、溃疡:树木枝干的局部皮层坏死,形成凹陷病斑,周围稍隆起。主要由真菌、细菌、日光灼伤引起。如槐树溃疡病,柑橘溃疡病,檫树溃疡病(日灼病)。
3、腐烂:发生于树木的各个部分,其病原物较为复杂。主要是由真菌或细菌分泌的酶分解细胞间的中胶层,使细胞分离,组织腐烂,并常带有酸臭味。如杨树腐烂病、香果树苗木湿腐病、油茶软腐病、松苗立枯病由真菌引起,君子兰细菌性腐烂病则上由细菌引起。
松苗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病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源;二是侵染性病源。非侵染性病源主要由于圃地积水,播种时覆土过厚,土壤表面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颈。侵染性病源是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主要原因。这类病源中以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三种为主。于受害苗种染病时期不同,
4、流脂或流胶:树木的芽、枝、干流出树脂或树胶,致使树木生长衰弱或芽梢枯死,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病原多种。如国外松芽流脂病(又称松芽枯病、丛枝病)是由于土壤中缺硼;桃树流胶病和红叶李流胶病的主要病因是由真菌引起,生理性原因次之。
5、腐朽:专指树木根、干的木质部霉烂而言。腐朽的木质部松软易碎。由真菌引起。腐朽后期,病部往往长出蕈(蕈菌)来。如木材腐朽、松根朽病等。
松根朽病能侵染多种阔叶树和针叶树。该病主要发生在干基部和根部,危害20年生以下的幼树,发病2—3年即可致死。壮龄和老龄树则可拖延10年左右,甚至更长,被害树最初外观无明显的变化,后期冠稀,色淡针叶变细,直至全冠枯死,干基肿大、流脂,有时病发溃烂,干裂变黑,病皮的碎片和流出的树脂常与土壤结成粘块,日久变硬,剥去外皮可见形成层部分有白色扇状菌丝膜,向树干上方延伸可达20—30cm,菌丝体在皮层下发展,破坏韧皮部、形成层和树脂道,引起溃烂和流脂的病状,当形成层养分消耗殆尽时,还可以进而侵染木质部边材,造成海绵状白色腐朽,阔叶树被浸害后,根部有蘑菇味,夏秋季节,在腐朽的根上和附近地面长有成簇的蕊黄色小磨菇。
(五)粉层(粉霉状物):多在叶片或小枝上出现病原生物覆盖层,如:白粉、黑粉、黄锈、煤污等,多为真菌类病害。如板栗白粉病、黄檀煤烟病、柑橘煤烟病、柚木锈病等。
上一篇: 花生的培土厚度一般以不超过多少厘米为宜?
下一篇: 小麦播种机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