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 > 水生动物疫病划区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水产保护

水生动物疫病划区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生动物设病划区管理 为了促进活体水生动物的健康有序流动,防止跨地区贸易时造成病害的传播,有必要对水生动物疫病进行划区。通过实施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收集、分析、研究病害、地理、水文等方面的材料,逐步实现对全国的水生动物疫病进行划区。 根据OIE(国际兽疫局)《国际水生动物卫生法典》的规定,水生动物疫病划区可分为三种类型:无病区、监测区及感染区。
  1、无病区指经过有意识的监测而未发现有某种疫病的区域。
  2、监测区指疫病的可疑地区,其内水生动物的流动应进行管制,同时进行高度的疾病控制和监测。一旦出现可疑的疫病暴发,应立即进行调查。经证实后转为疫区。经数年监测而确定无某种特定疫病,可以转为无病区。监测区常被用作是隔离无病区和疫区的一个重要手段。
  3、感染区是指被证实存在某种疫病的地区。 活体水生动物在不同区域间的移动管理原则是:在健康状况相等的区带间自由移动,或从较高健康水平处往较低处移动,但不能从较低处往较高处移动。 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公布全国的水生动物疫病划区情况,该情况是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中防疫执法人员判定检查对象是否来自疫区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