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油车使用汽油车机油
机油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之分。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均在高温、高压、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的大一倍多,其主要零件受的压力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两者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有同。
为此,在柴油机机油中要多加些抗腐剂,以便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并提高其耐磨性能。
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的大,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故在柴油机机油中需要加入抗氧化剂,使机油呈碱性。
2、国产车使用进口机油
现在有些人认为进口机油一定比国产机油要好,因此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车上使用进口机油,这样做往往产生很多弊病。
3、盲目选择润滑油的等级
润滑油的润滑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长短,尤其是新型车辆对润滑油要求十分严格,选用什么润滑油、何时更换、如何更换等都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规定进行。
4、混合使用发动机润滑油
各种润滑油,其基础油除粘度等级不同外其余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其添加成分的品种和数量。因此一般根据添加成分的品种和数量来划分润滑油品种和质量等级。
5、润滑油粘度越高越好
为了减少运动零件的磨损,润滑油必须有足够的粘度,以便在各种运转温度下都能在运动零件间 形成油膜。但润滑油的粘度不得高于影响发动机启动的程度,并要求在持续运转条件下产生的摩擦最小。
6、机油变黑就是机油变质
发动机机油是在较苛刻的高温条件下工作,容易氧化变质,产生酸性的合成高分子沉积物,以致破坏润滑。
另外,燃烧的废气窜入曲轴箱也会促使机油氧化变质。因此,使用一定时间的机油通常会发黑变质,失去其应有的润滑作用,但随着润滑油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稠化机油的推广使用,机油变黑并不一定意味着机油变质。这是因为稠化机油中加入的洁净分散剂使机件上的沉积物分散于油中,使机油颜色变黑。
7、使用多级润滑油最好
多级润滑油(又称多粘度润滑油)低温时具有轻质油的性质,而在高温时又具有重质油的性质。在使用多级润滑油的场合,一种多级油就可以代替多种单级油。虽然多级油可满足极冷和温暖季节以及重负荷发动机用油,但冷天启动不存在困难的柴油机,通常还是推荐使用单一粘度的润滑油,有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不要认为使用多粘度润滑油最好。
8、加注润滑油宁多勿少
发动机润滑油过少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有些车主怕缺油烧瓦,加注的润滑油数量往往超标。润滑油过多存在许多危害:
(1)曲轴搅动使机油形成大量泡末而变质,增加了曲轴转动阻力,不仅增加发动机油耗,而且还降低发动机功率。
(2)由于机油沿汽缸壁上窜到燃烧室,造成“烧机油”,使机油的消耗量增多,排放恶化。
(3)加速了燃烧室积炭的形成,使发动机易产生爆燃现象。
因此,发动机机油宁多勿少是误区,一般油平面应保持在略低于油尺上刻度为宜。
9、万向节十字轴加注润滑脂
在一般车辆维修手册中都有明确规定:传动轴伸缩套的键齿和中间轴承使用钙基润滑脂,十字轴的滚针轴承和三桥驱动车辆后桥传动的中间轴承使用齿轮油。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无加注设备,有些修理工为了图方便,就错误地用钙基润滑脂润滑十字轴滚针轴承,造成大批十字轴轴承过早损坏。
10、安装汽缸垫时涂润滑脂
有些修理工安装汽缸垫时喜欢涂一层黄油在汽缸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加发动机的密封性。但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汽缸垫是发动机缸体与缸盖之间重要的密封元件,它不但要严格密封汽缸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而且密封贯穿汽缸盖和缸体内的冷却水和机油。如果在汽缸盖上涂润滑脂,缸盖螺栓拧紧时一部分润滑脂会被挤压到汽缸水道或油道中。
11、在轮胎螺栓或螺母上涂润滑油脂
为了容易拧紧螺母和防止锈蚀,不少修理工在轮胎螺栓螺母上涂润滑油脂。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由机械原理可知,螺母拧紧后螺纹间具有自锁的特征,这是螺纹螺旋角小于螺纹间的当量摩擦角的缘故。设定的螺栓连接中,螺旋升角是一定值,而当量摩擦角则随螺纹间的摩擦状态而变。
12、用加入润滑油的方法使润滑脂变稀
有些修理工冬季使用润滑脂时,喜欢用加入润滑油的方法将其调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润滑脂的结构是由稠化剂和基础油组成的胶体结构体系,稠化剂形成结构网络,将基础油(一般为普通润滑油)吸附在网络中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保证稠化剂和基础油不会分离。若成脂以后再加入润滑油,虽然经过搅拌,但不能均匀地分散包含在网络中,使用时很容易分离出来而流失,不利于润滑。如在冬季需要稠度小的润滑脂,可选用号数小的1号或2号钙基润滑脂。
上一篇: 防治水稻穗颈瘟的适用药剂有哪些?
下一篇: 玉米种子有几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