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怎样管理才有利于控制黄瓜霜霉病? 黄瓜

怎样管理才有利于控制黄瓜霜霉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培育壮苗 选好苗床,进行苗床消毒,培育无病壮苗,可用50%福美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每1平方米用混合药8克、加细干土20kg混匀制成药土,1/3撒入苗床,2/3盖种。苗期喷施1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止病原侵染。适时换茬移栽。

2.加强栽培管理。 控制种植密度(3700~3800株/667平方米),采用双行高垄插签种植,签高2m以上,株行距30cm×60cm。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及时整枝吊蔓,减少叶面重叠,有利于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老叶和病叶病枝,进行集中烧毁或者填埋。科学灌水,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滴灌、膜下软管滴灌或膜下沟灌技术,时间最好安排在晴天的上午。推广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

3.科学施肥。一是增施有机肥,可于定植前667平方米施 5000kg优质有机肥和30kg磷酸二铵作底肥,按1m的行距开50cm深的沟,沟内施40cm深的有机肥,上面撒施磷酸二铵。二是巧施地面追肥,植株生长期间对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吸收比例约2∶1,黄瓜采收后隔10天每667平方米随水追施20kg尿素或硫酸铵水,同时追施腐熟有机肥,以保证各种营养元素的充分供应,增强植株抗病性。三是适时喷施叶面肥,盛瓜时在叶面喷0.5%糖尿液(白糖、尿素各0.5kg,加水100kg),可显著提高植株抗性。

选用抗病品种,特别保护地栽培的黄瓜,要根据以上谈到的发病原因,灵活掌握,究竟怎样管,因棚有大小之别,塑料有新旧,土壤条件各异,棚的坡向,棚面的角度,秧长的强弱,品种的特性等,对霜霉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管理,机械地套用别人的经验,未必凑效。?xml:namespace>

根据本人的经验,黄瓜千万不可通底风,特别是春茬,否则病重、减产;(注:黄瓜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3℃,春茬栽培时地温一般都较低,如果使地温达到2023℃,棚内上部的温度将会在35度以上。再加之叶片遮挡住90%左右照在地面上的阳光,影响土壤升温。浇水 ,蒸发带走了土壤的热量,且尽夜,早晚温度变化较大等,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地温的调控。其二,春天外面的气温较低,一般通风都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期间,这时期有利于提高棚内地温,如果通底风,两个小时就可使地温下降5度左右,另外,由于黄瓜的根系不发达,而地上部分叶片又大又多,需要消耗大的量的养分和水分,而地温是影响根系吸收的重要因素,虽然地温低一点,看不出影响大小,然而,这一点正是大棚通风的技术所在。)

治疗方法:

当黄瓜发病后,防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药,以控制或消灭霜霉病菌。实际上,得了病后,就不是防的问题,而是治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