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免疫接种是该病的有效防控途径。建议选择中牧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腹康”进行免疫接种。推荐免疫程序如下:
紧急免疫方案:全群母猪普免1头份/猪(产前1个月的母猪免疫2头份/猪)15天后未分娩母猪免疫1头份/猪仔猪乳前口服0.5头份/猪,1小时后吃初乳
常规免疫方案:疾病多发季节全群母猪普免1头份/猪产前40天、产前20天后免疫1头份/猪 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1头份/猪
2、治疗:猪场发生该病后,采取隔离措施意义不大,消毒也未见凑效。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这里注意的是该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以下是建议采取的措施。
(1)防止脱水增强体制。可用5%葡萄糖、0.9%氯化钠,还要补充钙和钾。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兑水1000毫升)是不错的选择。
(2)助消化促食欲。可用多种维生素、微生态制剂。
(3)抗腹泻,保护肠粘膜。可选用杨树花口服液、白头翁口服液、加味白头翁口服液(主要成分: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饮水或口服(严重者)。腹泻严重者,还可灌服思密达(主要成分为蒙脱石)。
(4)抗病毒。对于体弱的仔猪,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白细胞干扰素效果较好。如果没有干扰素,可以考虑用聚肌胞肌注,后海穴注射比肌注效果好。
1.全进全出。借全进全出的机会,做好圈舍粪污、病毒的清除可成功阻断本病传播。
2.环境控制。分娩舍温度要控制在23~25℃,乳猪保温箱温度依乳猪日龄,保持在35~32℃、31~28℃、27~24℃。
3.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好带猪消毒,日常做好食具清洁工作的同时,每周用聚维酮碘等消毒食具至少1次。
4.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玉米、麸皮。
5.加强阶段饲养管理。妊娠阶段母猪的饲料用量要依照怀孕阶段和膘情加以控制,防止母猪在分娩前后过多吃料,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影响泌乳,造成乳猪缺乳、抵抗力降低而腹泻。
6.维护母猪肠道菌群、重视“肠道健康”。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如绿益肽、乳菌宝、益畜威、益畜王、益畜素之一;结合肠泰(果寡糖)或益新爱可(α-甘露聚糖肽)之一拌料,保持胃肠道正常菌群。换哺乳料后,粪便干的母猪,每天料中加人工盐,用量以软化粪便为度。
7.免疫措施。可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三联弱苗免疫。后备母猪免疫2次(间隔3周),在初产前30天再免疫1次,以后每胎产前30天免疫1次。
8.注射自家灭活苗。一旦发生腹泻,就抓住机会,制作自家苗。首次普免,包括后备猪,以后产前40天、20天各接种1次,每次5毫升。
上一篇: 花生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 金铃花主要分布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