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种植鲜食玉米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玉米

种植鲜食玉米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隔离种植,防止串粉。隔离区的范围要求在300米以上,在300米隔离区内,不能种有与该玉米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可采取时差隔离的方法,但花期相差至少要25天以上。在一个地方,1个生产季节最好只种1个玉米品种。(2)精细整地,适时和分期播种,陆续采收上市。为提早上市,提倡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技术,提早播种,实现1年3~4熟。为了延长采收期,确保市场供应,除早、中、晚熟品种科学搭配外,通常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每隔5天或10天播种1期。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及播期。

  (3)合理密植,提高群体整齐度。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种植株数应视品种和需求而定,一般收鲜果穗的每亩留3 500~4 000株,采收鲜笋的留5 500~6 000株。早熟留3 500~4 000株,采收鲜笋的留5 500~6 000株。早熟品种密度宜高,晚熟品种密度稍低;同一品种冬春播应比夏播密度稍高。甜玉米出苗率低,苗势弱,植株整齐度差。因此,实际播种量应比适宜穗数多1倍,3~4叶期根据苗情偏施苗肥促平衡生长,5~6叶期定苗至适宜密度的上限,同时针对甜玉米分蘖力强的特点,及时去蘖促苗壮。

  (4)科学施肥,增施磷钾。每亩施厩肥1 000~1 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钾肥10千克作基肥。苗期亩施尿素20千克,拔节期施复合肥10~15千克,大喇叭口期施攻穗肥10~12千克尿素。对长势较差的,结合中耕培土,在吐丝期再施4~5千克尿素。追肥应掌握在株旁10~15厘米内,开穴深施并结合中耕除草。增施钾肥可提高玉米的营养品质和糖分含量,每亩宜施纯钾5~10千克。

  (5)及早防治病虫害。

  (6)适时采收。一般从雌穗吐丝授粉之日计起,春植甜玉米21~25天、糯玉米22~27天(夏植可提早2~3天),此时花丝颜色转为茶褐色,果穗籽粒饱满,用指甲轻捻,有少量果浆溢出,食味甜,这时即为最佳收获期。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应性强、果穗均匀、品相好、特色明显的品种。

  1、适合麒麟区种植的甜玉米有台湾华珍、金穗6号等甜玉米品种。

  2、适合麒麟区种植的糯玉米(黏玉米)以甜糯888为主推品种。

  二、做好种子处理。购种时要尽量购买包衣种子,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的病害,防止田间缺苗、缺穗,影响产量。

  三、隔离种植或连片种植一定要同品种连片种植,做好与其他玉米品种的隔离,防止混杂,影响果穗的品质和品相。一是用其它作物隔离。在种植特种玉米时,在其四周要有100~200米的其它作物隔离带,防止其它玉米品种花粉传入田间,保证产品纯度。二是时间隔离。同一块地播种不同品种特点玉米时,可以采取时间隔离,一般生育期相同的品种播期上间隔10~20天,也可先播早熟品种,后播晚熟品种,避开花期。三是设施避花期。如采取地膜覆盖或播前育苗移栽避开花期。

  四、根据市场需求,适期播种,防止集中上市,错开上市高峰,可以根据市场调节播期外,夏播越早越好,可以采取育苗移栽、地膜覆盖,也可以二者结合。

  五、合理密植。鲜食玉米收获目标是果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果穗的大小、整齐度和收获质量,从这几年的生产经验看,一般春播玉米每亩在4000-4500株,夏播玉米每亩3500~4000株为宜。

  六、加强肥水管理。首先要施足底肥,每亩底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玉米复合肥40公斤;其次当玉米长到4-5叶期追施速效氮肥碳氨40公斤作提苗肥;三是在大喇叭期每亩追尿素40公斤作攻杆肥;四是在抽穗、扬花和灌浆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遇洪涝要及时排涝,补肥。

  七、及时防治病虫害。鲜食玉米由于品质好,黏虫、蚜虫、钻心虫等害虫喜食,发现后,要及时防治或捉拿。

  八、适时收获。鲜食玉米要在授粉后20~25天时收获并及时销售或速冻,收获过晚和过早,都会影响品质和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