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耐盐品种、地膜覆盖、增施农家肥、掺沙改土等耕作栽培技术,可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及产出效益。
通过选用耐盐品种、地膜覆盖、增施农家肥、掺沙改土等耕作栽培技术,可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及产出效益,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播前灌水。通过灌水,可以将盐分压到耕层以下,为种子萌发和出苗创造低盐环境。
2、掺沙改土。增施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掺沙后,改善了土壤结构,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需通过增施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来提高土壤养分。掺沙数量根据土壤粘度而定,农家肥每亩施3000公斤,商品有机肥每亩施100公斤。
3、磷石膏改良。通过磷石膏的离子代换作用降低土壤盐分,每亩施2000-3000公斤,可以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出苗率。
4、地膜覆盖。通过地膜覆盖改变膜下水盐运行规律,降低膜内盐分含量,利于出苗。
5、选用耐盐品种。在盐碱地开展向日葵种植,既不与粮食争地,又可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对盐碱的忍耐程度有差异,要选择耐盐性强的品种种植。
6、闷种及沙土封盖播种孔。盐碱地土质粘重,含水量高,播种后容易在播种孔形成板结,影响作物出苗,可在播种后用沙土封盖播种孔,然后再浇水。
7、化学改良。以碱为主的地区,每亩施用10公斤黄腐酸,结合20公斤复合肥作底肥。
8、旱作管理。播前浇水,播种时一次性施足肥料,生育期间不再浇水施肥。
上一篇: 甜瓜沤根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 生菜蚜虫能用乐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