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如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其他蔬菜

如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农业防治:

①加强田间管理:多中耕、深中耕,株间高培土,灌水后注意起垄;沟灌、低洼田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治晚疫病流行发生。

②及时清除中心病株:在大田马铃薯植株现蕾封垄时,应在茂密、湿度高、开花的感病品种田,定点检查,当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深埋,防治中心植株向四周蔓延使晚疫病发生面积扩大。

2、药剂防治:马铃薯进入初花期大田出现中心病株以后,立即采用瑞毒霉、薯瘟消、百德富等新药进行喷雾防治晚疫病。兑水45公斤手动喷雾或者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根据预报和发病情况,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方法  

1、 降低菌源,减少中心病株发生  

种薯入窖前,除充分晾晒和,挑选外,还可以用75%的百菌清、72%的克露、25%的甲霜灵等药液喷一下,尽量杀死附在种薯上的晚疫病真菌。播种前,对芽块再用上述药剂进行处理。即每 150千克 芽块(每 667平方米 地用种量),用上述任一种农药,加水2~ 3升 ,用喷雾器均匀喷在芽块上,以麻袋或塑料布覆盖闷12~24小时;或将相同剂量药剂,加细灰或细土2~ 3千克 ,混合均匀后拌在芽块上,然后再播种。  

2、 深种深培,减少真菌侵染薯块  

种薯播种时,深度要保证在 10厘米 以上,并分次培土,厚度也要超过 10厘米 。块茎埋在 5厘米 以下的土中,不但有利于芽苗生长 ,还可以对块茎起到保护作用,使真菌不易侵染到块茎上,因此,减少了烂薯损失,降低块茎带菌数量,间接起到减少下一年田间中心病株的作用。  

3、 进行药剂防治,保护未感病茎叶  

进行药剂防治,必须有较准确的晚疫病发生发展的预报,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剂对晚疫病只有预防和控制作用,没有治愈的功能。要提前用药,做到防病不见病,才是最佳效果。所以用药要讲究时机,时机准,防效才高。一般在中心病株发现前3~5天打一次药,以后每隔7~9天打一次药。根据天气情况,打3~4次药,病情就可以得到控制。同时,还要连片打药,统一防治。如果有没打药的地块,一旦出现了中心病株或流行病害,就会成为其他马铃薯田的侵染源,影响防治效果。  

防治晚疫病的农药较多,现介绍以下几种应用效果较好的农药及其使用方法:  

用25%的甲霜灵、72%的克露、克抗灵等有内吸作用的农药,每 667平方米 用量为200~ 250克 ,加适量水稀释,拌在 10千克 米粒大小的炉灰渣或米粒中,在马铃薯团棵时,施在根部,随后中耕培土。  

发病前3~5天,每 667平方米 用70%代森锰锌或80%喷克或80%大生等可湿性粉剂 100克 ,加水 40升 ,喷施马铃薯植株,起到杀菌保护作用。  

   

第二次喷药,时间已到发病期,要选用25%或35%的甲霜灵,72%的克露,克抗林,75%百菌清,64%的杀毒矾等可湿性粉剂,每 667平方米 用量为100~ 150克 ,加水 50升 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喷施马铃薯苗。每隔7天喷一次,交替换药,以防使用同一药剂使真菌产生抗药性。  

4、 用早熟品种,适时早播  

如果选用早熟品种,再适时早播,可以避开晚疫病的流行时间,从而减少损失。必要时提前割秧,减少病菌落地:在晚疫病流行年份,如果田间大部分植株已感病,没有挽救希望,要立即割掉秧子,运出地外。这样不仅减少病菌落地,还可以通过阳光暴晒,把落到地上的病菌杀死,从而减少薯块的感染率。  

选用抗病品种: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目前绝对抗病的品种还没有,只能选择对晚疫病有田间抗性的品种。

1、农业防治:

①加强田间管理:多中耕、深中耕,株间高培土,灌水后注意起垄;沟灌、低洼田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治晚疫病流行发生。

②及时清除中心病株:在大田马铃薯植株现蕾封垄时,应在茂密、湿度高、开花的感病品种田,定点检查,当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深埋,防治中心植株向四周蔓延使晚疫病发生面积扩大。

2、药剂防治:马铃薯进入初花期大田出现中心病株以后,立即采用瑞毒霉、薯瘟消、百德富等新药进行喷雾防治晚疫病。兑水45公斤手动喷雾或者兑水10公斤机动喷雾。根据预报和发病情况,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