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的茎腐病是由半知菌球壳孢目的真菌引发的一种病害。当夏季苗木茎基部受高温灼伤时,病菌便侵入。若苗圃地低洼积水,苗木发病率显著增加。梅雨结束后10-15天开始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9月中旬停止发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苗圃地,容器育苗,用无病原菌的土壤配制营养土,坚持轮作制度。
二是杀死病原菌。育苗前用枯枝叶、干草均匀撒在苗床上,点火焚烧,或每亩苗圃地施入石灰粉25公斤或硫酸亚铁粉15-20公斤。
三是施用腐熟肥料。每亩苗圃施腐熟的精牛栏粪40-50担。用草木灰做基肥,每亩苗圃50-60担,肥效好,防病效果也好。
四是提高幼苗抗病力,及时中耕除草、间苗、追肥。每亩苗圃用波尔多液50-75公斤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并在病苗穴周围撒石灰粉。
一是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圃,容器育苗,必须用无病原菌的土壤配制营养土,坚持轮作制度,不在同一块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
二是杀死病原菌。茎腐病菌是一种土生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腐生生活。育苗前可用枯枝、枯叶、干草均匀撒在苗床上,点火焚烧,可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也可每亩苗圃施入石灰粉25公斤或硫酸亚铁粉15-20公斤,以抑制病原菌。
三是施用腐熟肥料。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垃圾肥和堆肥、厩肥可能带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一般每亩苗床施腐熟的精牛栏粪40-50担。用草木灰作为基肥,每亩50-60担,肥效好,防病效果也好。
四是提高幼苗抗病力,及时中耕除草、间苗、追肥使幼苗出土整齐,生长健壮。出苗期开始,每亩苗圃用波尔多液50-75公斤喷洒幼苗,使幼苗外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撒石灰粉,以防止蔓延。在苗床上插松枝,或在苗圃上套种农作物或绿肥,干旱时灌水抗旱,对降低发病率也有一定的作用。
上一篇: 花生网斑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下一篇: 玉米大斑病是由什么侵染的一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