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20号: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平均生育期110天,长叶、紫花、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5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2.4个,百粒重19.9克。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感大豆灰斑病,中抗SMVⅠ号株系,感SMVⅢ号株系。粗蛋白质含量39.12%,粗脂肪含量21.06%。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亩产171.1千克,比对照黑河18增产8.2%,极显著;2007年续试,亩产153.1千克,比对照增产10.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亩产162.1千克,比对照增产9.1%。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147.9千克,比对照增产7.5%。栽培技术要点:大垄密植栽培每亩保苗2.6万株左右,每亩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2.7千克、硫酸钾4千克。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南麓、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北豆24:极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
北豆33号: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80 厘米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 1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39.57-41.40%,脂肪含量21.63-22.36%。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 10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70℃左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垦区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2078.2公斤,比对照品种黑河17增产10.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42.1公斤,比对照品种黑河17增产14.0%。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三垄”栽培或“大垄密”栽培方式,公顷保苗株35-40万株。分层施肥,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出苗期垄沟深松,及时铲趟灭草,适时收获。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垦区西北部地区。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冀黄13号、合丰47号、合丰40、垦农18号、中黄24
上一篇: 果树施肥有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