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为该病明显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死。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亦称草莓"V"型褐斑病。
防治要点
①加强培育管理,通风透光,减少氮肥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壮,提高自身抗逆能力。②清洁田园,适时摘除病叶、老叶,并集中销毁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②草莓移栽时摘除病叶后,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多抗灵水剂200倍液浸苗15分钟左右,待药液晾干后种植。③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保护地也可选用一薰灵烟剂薰蒸防治。
一、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孢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高温干旱时病害则基本停止。在栽培管理上,凡是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或植株过密的地块病害发生亦较重。
二、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摘除病叶,减少病害初侵染来源。在种苗移植时,先将病叶及老朽根摘除,然后将种苗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内浸20分钟晾干,即可进行栽种。
3、喷药防治。在病害开始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可喷施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施药次数应根据病情和气候条件而定。
①加强培育管理,通风透光,减少氮肥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壮,提高自身抗逆能力。②清洁田园,适时摘除病叶、老叶,并集中销毁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②草莓移栽时摘除病叶后,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多抗灵水剂200倍液浸苗15分钟左右,待药液晾干后种植。
③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保护地也可选用一薰灵烟剂薰蒸防治。
一、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孢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高温干旱时病害则基本停止。在栽培管理上,凡是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或植株过密的地块病害发生亦较重。
二、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摘除病叶,减少病害初侵染来源。在种苗移植时,先将病叶及老朽根摘除,然后将种苗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内浸20分钟晾干,即可进行栽种。
3、喷药防治。在病害开始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可喷施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施药次数应根据病情和气候条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