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胚休眠 胚休眠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种胚尚未成熟,另一种是种子中存在代谢缺陷而尚未完全后熟。
(2)种皮的障碍 有些种子的种皮(指广义的种皮—种被,除真正的种皮外,还包括果皮及果实外的附属物)成为种子萌发的障碍,即外界环境适于种子萌发,这些条件亦不能被种子利用,可以说是种皮迫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种皮对发芽和休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种皮不透水;二是种皮不透气;三是种皮阻止抑制物质逸出;四是种皮减少光线到达胚部;五是种皮的机械约束作用。
(3)抑制物质的存在 抑制物质存在于种子的不同部位。
(4)光 光对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影响是受光敏素控制的。
(5)不良条件的影响 不良条件的影响可以使种子产生二次休眠(次生休眠、诱发休眠),即原来不休眠的种子发生休眠或部分休眠的种子加深休眠,即使再将种子移置正常条件,种子仍然不能萌发。二次休眠的产生是由于不良条件使种子的代谢作用改变,影响到种皮或胚的特性。休眠解除的时间与休眠深度有关,休眠解除的条件在大部分情况下其原发性休眠即种子在植株上已产生的休眠是一致的。事实上,种子的休眠有的是一种因素造成的,有的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者称为综合休眠。
上一篇: 水稻的胡麻斑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 荠菜属于什么目?什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