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将会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现对玉米粗缩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办法:
主要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多不结实。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要预防粗缩病,进行拌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用种衣剂+新高脂膜拌种,能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农业防治: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以后播种,种植耐病品种,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结合田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3、化学防治:在灰飞虱虫量高、粗缩病发病重、玉米苗龄在10叶以内的田块,要在苗期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提高药效。
一、典型症状:病株的叶片背面、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短小、硬脆并上冲,顶部叶片簇生。节间明显缩短粗肿,病株矮化。
二、发生原因:
1.持续阴雨天气 。
2.田间有一定玉米矮缩病的毒源积累。
3.传毒介体灰飞虱在一些地块数量大。
4.当前玉米生产上还没有高抗或免疫的品种。
三、防治策略:
玉米矮缩病应强调预防为主、适期早防治的原则,突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关键期的药剂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中缺乏抗病良种,但品种间抗性是有差异的。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如农大108、苏玉一号。同时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开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2、玉米田连同其周边环境,要及早喷施杀虫剂和除草剂,要特别关注灰飞虱迁飞盛期和玉米7叶期前的药剂防治,注意均匀和连续喷施,减少病毒的传播。杀虫剂选用10%吡虫啉可湿粉、3%啶虫脒乳油等1000倍液喷雾。
3、及时去除或结合定苗拔除早期感染病株,避免成为再浸染的毒源。
4、加强水肥管理,促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对病株率达到60%以上的田块,要及时补种或改种。
上一篇: 红提葡萄降密提质促早熟技术?
下一篇: 什么叫料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