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李树的细菌性穿孔病如何防治?

李树的细菌性穿孔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落叶后刮老树皮,并将其全部收集烧掉,可销毁越冬虫卵和越冬病原菌,深翻树盘下土壤,深埋越冬幼虫,使羽化成虫不能出土。

2、冬季剪除病枝,春芽萌动前刮除树干病斑并用波美20~25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可明显减少初侵染源。

3、萌芽前,落花后分别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波尔多液。

4、生长季节药剂防治。叶片生长期可喷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代森锰锌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病情指数,但防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将药剂防治同消灭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等相结合,可取得明显防治效果。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2mm时,病斑中心变褐色,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达35mm左右。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黄色溢腕,病果早期脱落。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通气不良或过多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选栽抗病品种,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创造通风透光的良好条件。
  
(3)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一30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减少初侵染源。
  
(4)药剂防治:代森铵、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福美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进行喷洒,果实生长期适当增加药剂防治次数。

上一篇: 乌桕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新西兰红梨病虫害防治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2mm时,病斑中心变褐色,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达35mm左右。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黄色溢腕,病果早期脱落。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通气不良或过多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选栽抗病品种,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创造通风透光的良好条件。
  
(3)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一30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减少初侵染源。
  
(4)药剂防治:代森铵、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福美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进行喷洒,果实生长期适当增加药剂防治次数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选栽抗病品种,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创造通风透光的良好条件。
  
(3)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一30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减少初侵染源。
  
(4)药剂防治:代森铵、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福美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进行喷洒,果实生长期适当增加药剂防治次数。 (记者 佚名)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在病果果皮上先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展到2mm时,病斑中心变褐色,最终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晕环,中间稍凹,表面硬化粗糙,呈现不规则裂缝的病斑,达35mm左右。湿度大时,病部可出现黄色溢腕,病果早期脱落。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使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通气不良或过多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土壤粘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选栽抗病品种,进行合理整形修剪,创造通风透光的良好条件。
  
  (3)冬季剪除病枝,早春刮除枝干上病斑并用25一30度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减少初侵染源。
  
  (4)药剂防治:代森铵、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福美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进行喷洒,果实生长期适当增加药剂防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