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增施有机肥和补充种微量元素为主,适当控制化肥的使用量,有机肥肥效持久,有利保苗、发根、促进生长。一般碱性稻田可以选用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型肥料,含盐较高田地可施用生理中性肥料,盐碱地施用化肥应分多次施用。
2、盐碱地增加磷肥的施用量,磷肥的有效性与土壤酸性密度有密切的关系。盐碱地水田要以补锌为主的中量元素。盐碱地缺锌现象很普遍,容易产生缩苗,因此盐碱地稻田可在基肥或分蘖肥补施含锌的中微量元素。
3、应深施肥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总肥料的80%作为深施基肥,20%作为分蘖、穗肥施用。
1. 盐碱地种稻在施肥上应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用量。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比中性土壤大,深层施肥效果明显高于浅表施肥。因此,要改进盐碱地施肥方法,选用颗粒较大的肥料以减少与土壤接触表面积:改多次表施为80%作基肥或全层施肥,20%作为穗肥表施。
2.盐碱地施用化肥量不宜过多,碱性稻田可选用偏酸性肥料施用,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含盐量较高的稻田可施用中性肥料,以免加重土壤的此生盐碱化。盐碱地施用化肥应分次施用,少吃多餐。
3.增施磷肥,适当补锌。磷与土壤酸碱性有密切关系,在ph值6~7.5的范围内速效态磷较多;ph值大于7.5或小于5.5时速效态磷量明显降低。盐碱地种稻淹灌30~50天,土壤ph值由8降低到7.1~7.3,因而有效态磷量增加,但仍低于非盐碱地土壤淹灌后磷的含量,因此,盐要增加磷的施用量。盐碱稻区缺锌现象较普遍,容易产生稻缩苗,可采用底肥施用或在插秧时蘸根的方法适当补锌。
上一篇: 怎样防治枣树木腐病?
下一篇: 马铃薯早疫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