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内越冬。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也可通过不腐熟的沤肥或浇水扩散。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3~7月和9~1 1月。植株叶面有水滴,植株有伤口、衰弱易染病,特别是春末夏初,受较高温度影响或早春受低温侵袭后,植株生长衰弱,相对湿度达94%以上,保护地栽培放风不及时,通风换气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缺肥缺水。经常大水漫灌发病重。
生菜灰霉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伤口或衰弱的组织等处侵入,病菌侵入后能迅速蔓延扩展,并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气温21~23℃,相对湿度高于
94%易发病。该病发生与寄主生育状况有关,寄主衰弱或受低温侵袭受伤,病害发生严重。
上一篇: 夏天养多雨需要严格控水?
下一篇: 棉花立枯病别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