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螟应采取以下药剂: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2公斤,加细土或细河沙5倍混匀,撒入喇叭口;也可以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心叶,每公斤药液灌注100株;还可喷洒20%氯戊菊酯乳油4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400倍液。
1. 农业防治:(1)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2)种植诱杀田;(3)选育抗虫品种。 2. 生物防治:(1)于玉米螟蛾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杀卵;(2)于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fsama)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3. 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4. 药剂防治:(1)玉米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1)1%1605颗粒剂,每株1.5~2克,撒入心叶喇叭口;2)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克撒入心叶;3)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按1:6拌煤渣,每株2克,撒入心叶;4)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每株1克撒入心叶。(2)玉米穗期药剂保护:1)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这些药液均按每株10毫升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2)药液点花丝: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为害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采用烧柴、沤肥、作饲饲料等办法处理玉米秸秆,降低越冬幼虫数量。
2、生物防治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亩释放1万~2万只。也可每亩用每克含水量100亿个以上孢子的Bt制剂200ml,按药、水、干细沙比例为0.4:1:10配成颗粒剂撒施,或与其他农药混合喷雾。
3、化学防治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以上进行普治,5%-10%进行挑治,5%以下不施药。若花叶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连续防治2次。穗期虫株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可选用3.6%杀虫双颗粒剂,每亩1Kg或毒死蜱?氯菊每亩用 350~500g点心撒施在叶鞘内。
上一篇: 怎样制造面筋
下一篇: 发电机不发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