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大豆 >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有何特点?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有何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根部,被害植株生育不良,矮小,茎和叶变淡黄色,荚和种子萎缩瘪小,基至不结荚。田间常见成片植株变黄萎缩,拔出病株见根系不发达,支根减少,细根增多,根上附有白色的球状物(雌虫-胞囊),也是鉴别胞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

近几年,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受害田平均减产30%-50%,重者甚至颗粒无收。

一、病原:病原为大豆胞囊线虫,属异皮科。主要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胞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胞囊中的卵可保持生活力3-4年。

二、症状:苗期 2-3片真叶开始显症,初叶脉仍保持绿色,仅叶肉褪色,后叶片逐渐变黄,与缺肥或缺水症状相似;成株期继续扩展,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黄,生长瘦弱,花期延迟,花器丛生,花及嫩荚萎缩,结荚少而小,甚至不实,严重的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发达,支根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根上附有白色或黄色如小米粒大小的虫瘿,被害根部表皮龟裂,根吸收作用遭到破坏,以致地上部分缺水、缺肥,生长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