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 其他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昆虫纲除原尾目无触角,高等双翅目和膜翅目幼虫的触角退化外,其它种类都有触角。
触角一般着生在额区,它的基部在一个膜质的窝--触角窝(Antennalsocket)内。围角片上有一个小突起,称支角突,与触角基部相支接,这是触角的关节。触角靠此关节可以自由转动。
触角是一对分节的构造,基本上由3节组成:
1. 柄节 是基部一节,通常粗短。
2. 梗节 是触角的第二节,较细小,里面常具有感觉器官,称江氏器。如在雄蚊中是听觉器官。
3. 鞭节 是触角的第三节,通常分成很多亚节。鞭节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具体为:
1. 刚毛状 触角很短,基部一、二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突然缩小,细似刚毛。如蜻蜓、蝉等。
2. 线状或丝状 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部一、二节较粗外,其余各节的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如蝗虫、蟋蟀及某些雌性蛾类等。
3. 锯齿状 鞭节各亚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象一锯条。如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很多甲虫。
4. 双栉状或羽状 鞭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很象箅子或鸟类羽毛。如雄性蚕蛾、毒蛾等。
5. 膝状或肘状 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膝状或肘状弯曲。如象甲、蜜蜂等
6. 具芒状 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触角芒,为蝇类特有。
7. 环毛状 除基部两节外,大部分触角节具有一圈细毛,越近基部的毛越长,逐渐向端部递减。如雄性蚊类和摇蚊等。
8. 鳃片状 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如金龟子等。
由上可知,触角的类型是辨识昆虫的种类和雄雌的特征之一。此外,触角着生的位置、分节的数目、长短比例等也常用作分类的特征。如叶蝉的触角着生于复眼之间,飞虱、蜡蝉的触角着生于复眼之下;叶蝉类触角的节数是分科的重要特征;触角的长短可以区分螽斯和蝗虫等;蚜虫触角上感觉器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等也是常用的分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