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棉花

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棉苗病害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大类。

根病类发生在子叶期至2片真叶期,由于根茎过于幼嫩抗病能力弱,易遭受病菌侵染而腐烂,通常称作烂根。最常见的有3种:A、立枯病。病功嫩茎靠近地面处出现淡黄色病斑,再后病斑围绕嫩茎,形成黑褐色、腐烂,开成病、弱苗乃至枯死。B、炭疽病。病苗在根茎交界处出现红褐色形条斑,组织硬化、凹陷、开裂,严重时病部变黑,称之为黑根病,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红色黏稠胶状物,幼苗枯,乃至死亡。C、红腐病。又叫烂根病,芽苗出土前就开始发病,棉虽已发芽,但幼芽变为黄褐色,腐烂死亡。子叶期发病,根尖同黄变褐,而后根全部变为黄褐色,嫩茎和根变肥、肿大,有分段的黄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干腐乃至死亡。

叶病类发生在棉苗的子叶或真叶上。方要有以下4种:A、黑斑病。由几种病原菌混合为害引起,主要发生在1片-2片真叶期。病苗子叶上出现很多黑色病斑,引起子叶枯焦,叶柄上出现黄褐色病斑,围绕叶柄发展,开成环切斑,致使叶片脱落。黑斑病的病斑由紫红色侵染点发展引起,病斑周围有紫红色反应圈,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B、茎枯病。从棉苗后期到成株期均能发生,为害叶片和嫩梢。叶片上病斑呈淡褐色,近圆形,边缘紫红色,斑内可见一些小黑点(病斑的孢子器)。嫩梢上及叶柄上为褐色梭形,可引起嫩梢枯死,叶柄及叶片凋。C、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害,发生在子叶、真叶及嫩茎上,病斑最初呈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在真叶上,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呈长条弯曲状。子叶上病斑沿叶柄发展可侵染到子叶节。嫩茎上的病斑呈黑绿色,发展成黑褐色条。D、苗期枯萎病。从子叶期即可发生,定苗前后达到高峰。病苗叶片上出现褪色斑,斑内的微细叶脉变黄,呈黄色网状纹,也有子叶变紫红色,出现紫色网状纹。病苗根茎外表无症状,但茎内的木质部呈褐色条纹,最后病苗萎蔫枯死。综上所述,棉花苗病是多种病原菌的复合侵染性病害,有时从症状上很难区别,只有分离期病原菌才能确诊。棉花苗病的防治,首先要立足于防,若等棉苗得病后再治,一方面被动,再之,现有技术措施的治疗效果很差。

防止棉苗病害发生的措施是根据病害的传播途径和侵染特点而制定的,通过培育壮苗早发、消灭种子上和土壤中的病原达到杜绝和控制病害发生的目的。培育壮苗早发,首先要精选种子,播前在阳光下晒晾种子。其次要适期播种。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0C时,足墒播种。再次播后遇雨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以利于晴于后增温保墒,并尽量减少种子在土中的萌芽时间,促使根部早日木质化,减少感病机会。消灭种子带菌,通常采用“三开一凉“温水(550C-60OC)浸种0.5小时的办法。用杀菌剂拌种, 不仅可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消灭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菌。常用的杀菌剂有70%五氯硝基苯,50%多菌录灵, 70%代森锰锌,70%托布津以及20%甲基立枯磷等,一般按有效成分计算,用干种子量的0.5%左右与温水浸过的棉籽(晾至绒毛微白后)匀拌咱即可。市场上有一些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供处理种子用的复配剂,多为上述杀菌剂之间或加上杀虫剂、生长调节剂之类的两种或数种单剂的混合物,如种衣剂、保苗剂、拌咱剂等,均有较好的防效。出苗后,叶部病害发生时,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俗称棉花黑根病、烂根、腰折病。主要为害棉苗。侵染幼茎茎基部初现纵褐条纹,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绕茎一周,缢缩变细,出现茎基腐或根腐。棉苗失水较快,一般不倒伏。死苗易从土中拔除,基部或根系上可见稀疏的丝状物及粘附在其上的小土粒。侵染种子引起烂种或烂芽,病种子多呈褐色软腐状,挤压时流出黄褐色粘液。侵染子叶及幼嫩真叶形成不规则褐色坏死斑,后干枯穿孔。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稀疏白色菌丝体,并有褐色的小菌核粘附其上。

棉苗炭疽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以染病。苗期染病: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纵裂条斑,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粘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子叶边缘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斑,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

棉苗红腐病

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受害重,辽河流域也有发生。苗期、铃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在幼芽出土前受害,芽变为红褐色腐烂。出土后受害棉苗根部的根尖、侧根变黄,后变黑褐色腐烂。幼茎染病导管变为暗褐色,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色条斑,后变褐腐烂,幼根、幼茎肿胀,子叶,真叶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则斑,湿度大时其上面产生粉红色霉层。

棉花黑根腐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根系表皮、皮层受侵染后变褐,常延至下胚轴,根茎部肿胀,茎秆弯曲,植株矮小,茎部的病斑扩展后致表皮开裂,现长条形或梭形浅绿色病斑,后变成暗紫色至黑色,病株很易拔出,但维管束不变色。成株染病时顶叶下垂,叶色淡,叶凋萎但不脱落,根茎基部膨大,根茎腐烂,茎秆弯曲,中柱变为褐色至黑紫色,结铃少或不结铃。有的突然失水萎焉。最后植株干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