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危害杨树枝干皮部。发病初期,病部产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略微肿起,病健组织界限明显,手压有软感,剥皮则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剥皮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发病后期,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现密集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橘黄色,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角。孢子角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干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到皮层腐烂成乱麻的纤维丝条。病皮环干一周,病部以上的枝干千枯,形成枯枝。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疡斑。在粗皮部分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也无卷须状的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
上一篇: 为什么要重视肉鸡饮用水卫生质量?
下一篇: 蜜蔗高粱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