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着色不良的原因:(1)营养供应不均衡番茄生长周期长,尤其是果实生长期对养分消耗大,营养元素如果供给不充足或养分供应不均衡等对番茄着色非常不利,如结果时期氮肥供应过多,造成钾、钙、硼养分之间的拮抗,会引起花青素形成不均匀,并导致果实贪青晚熟,向阳面转色快,阴面转色慢形成花脸,影响商品价值。(2)土壤盐渍化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在果实膨大期,出现根系早衰,无法正常吸收运转水分、养分,导致地上部叶片黄化,光合速率下降,在果实后熟期,会出现茄红素形成不良,导致果实着色不良形成花脸。(3)温度不适、植株栽植过密很多菜农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温度越高、光照越强番茄就会越红、越甜。温度和光照对果实着色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西红柿上色是果实膨大结束后进入成熟阶段,果实会随着番茄红素的增多而上色变红,番茄红素最佳形成温度在18-26℃,高于32℃时番茄红素的形成受阻,影响着色,温度太高还会造成日灼现象,使果实受损
1、温度问题番茄着色的最佳温度是18-26℃,因为这与茄红素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白天温度超过32℃,果实虽然成熟快,但是在这个温度下,茄红素的形成受阻进而影响番茄着色。另外棚内温度长期低于13℃,也会影响茄红素的合成,影响着色。2、氮肥过剩,造成贪青晚熟,上色不良。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如果过量施用氮肥,叶绿素合成较多,抑制茄红素的合成,果实表面出现黄或绿的块斑。此外过量使用氮肥,抑制番茄对钾、硼的吸收。缺钾时番茄果肩部维管束木质化;缺硼时果肩残留绿色并伴有坏死斑。3、光照不足。番茄着色与光照有着很大关系。一般光照时间长、强度适中,番茄着色良好。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就会造成植株之间叶片相互遮荫,通风透光性减弱。在生长中如果氮肥过多就会产生叶片肥大,植株之间相互遮盖的现象,造成着色不良。4、摘叶不当。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持充分的光照和通风性,我们会把西红柿下部的老叶、病叶等摘除掉,适当的摘除下部叶片对于番茄生长是有益的,但是一旦过度摘叶,就会造成光合作用减弱,养分供应不足造成着色不良。如若阳光过强,还会造成日灼果的产生。5、除了以上原因外,一些病虫害也会导致西红柿叶片受害,造成光合作用减弱,养分供应不足,导致上色不良,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好西红柿的病虫害预防工作。
上一篇: 鸭瘟的传播媒介有哪些?
下一篇: 牛输精前的消毒要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