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防治措施。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首先攻击的是猪的防御系统巨噬细胞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发生,因此消弱病毒是主要途径,如消毒、加强防御系统抗病力,在实际饲养中要做好以下措施:封闭猪场不接触它场人员,疫病流行期不进任何猪;新进的人员消毒(洗澡进、洗澡出)包括交通工具;各栋猪舍入口处的消毒;隔离式早期断奶,全进全出;猪舍每周定期带猪消毒2—3次,疫病期天天消毒并交替使用消毒剂;采用良好的免疫程序,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疫病期间在水中加入抗生素;不饲喂霉变饲料;提供优良的饲养管理、温暖干燥,通风舒适、安静极其重要;病猪及时隔离分类,阻止舍内和场内的扩散;提高一个营养等级的饲料用容易消化的原料配制;添加免疫促进剂;适当处理好病死猪,严控扩散;搞好猪场生物安全。
现阶段对蓝耳病防治存在的的问题:首先对疫源区处理不彻底,该病不属于强制免疫和扑杀动物疫病病种,对病猪和同群猪不能强制扑杀;扑杀的猪没有财政补贴,扑杀难度很大。其次免疫工作存在难度,猪蓝耳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不属于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病种,因此该病免疫工作目前只能采取自愿原则,目前全国的免疫密度不高,只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了免疫。蓝耳病疫苗没有列入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各地工作有难度。再加上各地饲养猪补栏量增加,猪的生产、市场流通加快,出现了流通环节疫情扩散的风险问题。再其次动物防疫队伍有等加强,特别是基层素质有待提高。最后诊断试剂、猪蓝耳病疫苗不能满足全国各地防疫需求等等都影响对疫病的控制。
上一篇: 如何诊断辣椒枯萎病?
下一篇: 柴油机机油混水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