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腹围增大的临床表现,确定疾病的部位。反刍动物瘤胃臌气发展迅速,左侧明显增大,左肷窝隆突,与髋结节等高或超过脊柱;瘤胃积食、过食谷物性瘤胃酸中毒时,左侧下部膨大下坠;右侧第9~11肋骨弓后下缘向外突出,左右两侧腹壁不对称,见于皱胃阻塞。单胃动物腹部上方明显增大,肷窝平坦或突出,见于急性胃扩张、肠臌气等;肠阻塞等疾病继发肠臌气时,腹围轻度或中度增大。腹部下方增大,冲击触诊有波动感或水响音,主要见于瘤胃积液和肠道积液。腹围对称性下垂并向两侧方增大,触诊有波动感,为腹腔积液的标志。
2、详细的病史调查,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如反刍动物采食大量精料或饲草,可发生瘤胃积食、过食谷物性瘤胃酸中毒;草食动物采食大量易发酵的幼嫩豆科植物常导致胃肠臌气。腹围增大发展缓慢,主要见于腹腔积液;迅速发生,常见于瘤胃臌气、胃扩张、肠臌气等。
3、注意伴随症状。瘤胃积食、过食谷物性瘤胃酸中毒、马急性胃扩张、肠阻塞、肠变位等疾病常伴随脱水、腹痛等症状;而瘤胃臌气、急性胃扩张、肠臌气等疾病,病畜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4、对腹腔积液的病畜,应通过腹腔穿刺抽取液体进行实验室检查,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偶尔也见于动物膀胱破裂,特点为动物突然不排尿,腹部逐渐增大,两侧腹壁对称性向外向下突出,腹腔穿刺流出大量淡黄色、微混浊、有尿味的液体,主要发生于牛、羊和猪。
5、腹围缩小一般发展缓慢,为机体营养不良的标志。应重点询问饲草料的供给,检查消化功能、肠道寄生虫感染及是否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马鼻疽、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