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灰叶属的一个种,学名Tephrosia candida DC.。又名短萼灰叶、山毛豆、灰叶豆。多年生小灌木。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东省主要作为幼龄橡胶园、柑桔园的绿肥覆盖作物和幼龄咖啡园的荫蔽树。云南、广西、福建等地亦有栽培。
株高1-3m,枝有棱,密生褐色或灰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叶面无毛,叶背密生白色平贴长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cm;花冠长约2cm。荚果长7-10cm,宽约8mm,密生褐色平贴丝毛,有种子10-15粒。每千克种子约5万粒。
适应性强,耐酸、耐瘠、耐旱,喜阳,稍耐轻霜,适于丘陵红壤坡地种植。播种前,用50-60℃温水浸种半小时,晾干后播种,播期3月至4月。作绿肥,瘦地株行距50×60cm,肥地60×100cm;留种用地100×100或130×130cm,每公顷播种量4-7kg。播后4-5个月后,株高100-120cm时可刈割,留茬约50cm,当年可割1-2次,第二三年可割2-3次,利用年限3-4年。每公顷年产绿肥15-30t。
鲜茎叶含氮0.475-0.815%,磷0.094-0.148%,钾0.474-0.656%。叶片含有毒成分鱼藤酮(Rotenone),一般不宜作家畜饲料。每公顷产种子375-750kg。
多年生小灌木。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引入中国广州试种; 60年代,广东省主要作为幼龄橡胶园、柑桔园的绿肥覆盖作物和幼龄咖啡园的荫蔽树。云南、广西、福建等地亦有栽培。株高1~3米,枝有棱,密生褐色或灰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 小叶11~25枚,长3~6厘米,宽约1厘米,叶面无毛,叶背密生白色平贴长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厘米; 花冠长约2厘米,白色,旗瓣外侧密生丝毛。荚果长7~10厘米,宽约8毫米,密生褐色平贴丝毛,有种子10~15粒。每千克种子约5万粒。适应性强,耐酸、耐瘠、耐旱,喜阳,稍耐轻霜,适于丘陵红壤坡地种植。
播种前,用50~60℃温水浸种半小时,晾干后播种,播期3月至4月。作绿肥,瘦地株行距50×60厘米,肥地60×100厘米;留种用地100×100或130×130厘米。每公顷播种量4~7千克。播后三个月内,幼苗生长缓慢,应及时中耕除草。4~5个月后,株高100~120厘米时可刈割,留茬约50厘米,当年可割1~2次,第二三年可割2~3次,利用年限3~4年。每公顷年产绿肥15~30吨。鲜茎叶含氮0.475~0.815%,磷0.094~0.148%,钾0.474~0.656%。叶片含有毒成分鱼藤酮,一般不宜作家畜饲料。每公顷产种子375~750千克,种子富含蛋白质,在非洲留尼汪岛用作牛的饲料。
上一篇: 羽毛枫为什么夏天变枯?
下一篇: 市场上如何辨别病死羊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