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期防治在抽穗至杨花前。在5月中上旬,抽穗至扬花期,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4.5%高效氯氰菊酯、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0%毒死蜱1500倍液喷雾,可同时防治蚜虫等。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喷雾。
成虫期防治效果较差,如果防治适期掌握不好,基本无效,杨花以后就彻底无效了.
(1)蛹期防治:小麦孕穗末期,预计在4月20日到28日左右。可亩用48%毒死蜱300毫升或5%毒死蜱1.5公斤,拌细沙土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麦垄内,用药后及时浇水,能提高防效。
(2)成虫期防治:小麦抽穗至扬花前进行。
防治指标:扒麦查,一眼可见成虫3—5头。
防治方法:一是小麦抽穗达50%时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4-5天后再防一次。
二是亩用80%敌敌畏200毫升,加水2公斤喷在20公斤麦糠上,于晴天的傍晚撒于麦垄内熏杀成虫,注意毒糠要现拌现用。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并且具有隐蔽性,幼虫从颖壳缝隙钻入麦粒内吸食浆液,造成秕粒空壳,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
防治指标:1.淘土调查每样方(10 cm×10 cm×20cm)虫量达到2头时,即需撒毒土进行蛹期防治;2.小麦抽穗期(半数以上麦穗露脸)网捕成虫,10复网次30头以上,或用手拨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需进行成虫防治。
防治适期:中蛹防治关键期预计4月15-25日,较去年偏早5-7天。
防治方法:
1.蛹期防治:在防治适期(一般在小麦抽穗前3—5天)亩用2.5%甲基异柳磷粉剂1.5-2kg或5%毒死蜱粉剂600—900g,拌细土30kg均匀撒于地表,如撒在叶面可用扫帚将毒土扫于地面。施药后及时浇水催幼虫整齐出土触药,以提高防效。
2.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70-80%)至扬花初期,亩用7.5%氯氟氰吡虫啉、20%啶虫辛硫磷、10%吡虫啉1000倍液或50%毒死蜱1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要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均匀喷雾。喷药时可按每亩加入12.5%烯唑醇可湿粉50g或20%硫磺三唑酮 可湿粉60克,或25%三唑酮可湿粉30克,或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混合喷雾,同时预防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虫虫体小,为害隐蔽,不易发现,容易错过防治时期,
红吸浆虫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天由土壤深层向地表移动,当小麦露脸抽穗时,化蛹羽化为成虫,在麦穗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钻入麦穗颖壳内,锉破麦粒表皮,吸食流出的浆液,形成秕粒,导致减产。幼虫经15—20天便离开麦穗钻入土中越夏、越冬。
防治时期及方法
1、蛹期防治: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我县一般在4月20日前防治。此时吸浆虫的幼虫破茧出土在地表3-5厘米土层大量化蛹。
方法:亩用48%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毫升加水5公斤喷拌干砂土25公斤均匀撒施,撒后及时浇水。重发生麦田应适当增加药量。
2、成虫补治: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期前(4月下旬-5月上旬),吸浆虫由蛹羽化为成虫,开始在麦穗上产卵,这是防治该虫害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在傍晚用手扒开麦垄,一眼看到2-3头以上成虫时,要立即开展防治。
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50毫升或菊酯类药剂每亩25毫升,兑水常量喷雾,间隔2—3天喷一次,连喷3—5次,下午5点以后喷施效果最好。或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兑水2公斤喷在20公斤麦糠或砂土上,下午均匀撒入麦田进行熏杀。
上一篇: 莲藕何时追肥好?
下一篇: 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